中秋对月(其二)

南郑荒坟草木寒,东瓯旧宅桂花丹。

九秋最好今宵月,又向孤舟独自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诗人独自在孤舟上赏月的情景,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深沉的思乡之情。

首句“南郑荒坟草木寒”,以“南郑”这一地名开篇,暗示诗人可能身处异乡,遥想故乡的荒坟,草木萧瑟,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这里的“寒”字不仅指自然环境的寒冷,也暗含着情感上的冷寂和孤独。

次句“东瓯旧宅桂花丹”,转而提到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东瓯是古代的一个地域,此处借指故乡。旧宅前的桂花盛开,一片火红,象征着故乡的温暖与生机,与前一句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第三句“九秋最好今宵月”,点明了中秋佳节,月亮最为圆满美丽。这里的“九秋”指的是秋季的九个月份,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岁月不居的感慨。

最后一句“又向孤舟独自看”,直接表达了诗人在中秋之夜独自一人在孤舟上赏月的情景。这不仅是对当前孤独状态的描述,也是对过往生活的一种回顾和反思,流露出深深的寂寞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人生孤独的深刻感悟,语言简洁而意味深长,情感真挚动人。

收录诗词(408)

方孝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字:希直
  • 号:逊志
  • 籍贯:宁海
  • 生卒年:1357—1402年7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题汉中三寺佛放光

三寺神灯古有名,我来惟见月华清。

非关佛日今消歇,应避文星不敢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蜀相像

羽扇纶巾一卧龙,誓匡宝祚剪奸雄。

图开八阵神机外,国定三分掌握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买臣妻墓

青草池边一故丘,千年埋骨不埋羞。

丁宁嘱付人间妇,自古糟糠合到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二乔观书

深闺睡起读兵书,窈窕丰姿若个谁。

千古周南风化本,晚凉何不诵关雎。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