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山

家居禾川湄,义山日对面。

怅未得登临,此心徒健羡。

今春雪中来,半涂足已倦。

顾视万坡陀,茫然莫可辨。

岩萝冒飞霙,林叶响急霰。

俛若赴井汲,仰疑登塔旋。

奇观岂神助,寒苦亦吾愿。

日暮抵山麓,小溪乱石溅。

仆夫指龙湫,时或出雷电。

信宿留山间,阴晴已千变。

仁里固有邻,诛茅从所便。

嗟我四方人,安得长眷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义山的向往与实际探访的复杂心情。首句“家居禾川湄,义山日对面”表达了诗人对义山的亲近感,仿佛它就在眼前。然而,“怅未得登临,此心徒健羡”则透露出未能亲临其境的遗憾和羡慕之情。

接下来的“今春雪中来,半涂足已倦”,描述了诗人实际探访时的艰辛,从“顾视万坡陀,茫然莫可辨”到“岩萝冒飞霙,林叶响急霰”的描写,展现了义山的险峻与美丽,以及自然环境的严酷。诗人以“俛若赴井汲,仰疑登塔旋”形象地描绘了行走过程中的艰难与挑战,同时也流露出对奇观的渴望。

“奇观岂神助,寒苦亦吾愿”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对自然严酷环境的接受与欣赏。最后,“日暮抵山麓,小溪乱石溅。仆夫指龙湫,时或出雷电”描绘了日落时分的景象,以及途中遇到的自然奇观——龙湫,以及雷电的出现,增添了旅程的神秘与壮丽。

“信宿留山间,阴晴已千变”则反映了诗人对山中天气变化无常的感慨。最后,“仁里固有邻,诛茅从所便”表达了诗人对居住在山间的理想生活的向往。而“嗟我四方人,安得长眷恋”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生活与山中生活的矛盾情感,以及对长久留在山中生活的渴望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探索未知的渴望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

收录诗词(7)

刘定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邝佥宪

南服苦凋瘵,民物思来苏。

明公早脱颖,衣绣蹑亨衢。

持节佐乌府,秋月照冰壶。

清浊奋激扬,仁恩益覃敷。

黎庶赖休养,奸豪绝根株。

轺车一以到,老稚咸欢呼。

至今江浙间,下吏无贪污。

伫期膺峻擢,同步丹墀趋。

云何遽行迈,离思纷郁纡。

往矣慎勉㫋,功业讵能逾。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古风五首(其一)

天运无停机,造物有消息。

雪见睍曰消,日逢中乃昃。

飘风固须臾,暴雨亦顷刻。

沟潦宁常盈,江河无久溢。

枯杨华暂生,朽壤菌虚植。

繁英易憔悴,病叶早狼籍。

浮云能几时,初月岂终夕。

细推皆自然,远观又奚惑。

慨彼声利徒,扰扰竟何益。

形式: 古风

古风五首(其二)

薰莸不同藏,冰炭不同器。

枘凿每龃龉,兰艾常嫌忌。

燕禽肯恋吴,越马匪思冀。

水投石难入,矛遇盾弗利。

道异不相谋,事殊不相为。

学古而居今,落落与时背。

形式: 古风

古风五首(其三)

木从绳则正,薪受斧乃析。

轻重平以衡,长短度于尺。

规矩制方圆,绳墨司曲直。

浣布须赖灰,攻玉必资石。

金就砺方利,火被水斯熄。

凡物有相制,用之在人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