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义山的向往与实际探访的复杂心情。首句“家居禾川湄,义山日对面”表达了诗人对义山的亲近感,仿佛它就在眼前。然而,“怅未得登临,此心徒健羡”则透露出未能亲临其境的遗憾和羡慕之情。
接下来的“今春雪中来,半涂足已倦”,描述了诗人实际探访时的艰辛,从“顾视万坡陀,茫然莫可辨”到“岩萝冒飞霙,林叶响急霰”的描写,展现了义山的险峻与美丽,以及自然环境的严酷。诗人以“俛若赴井汲,仰疑登塔旋”形象地描绘了行走过程中的艰难与挑战,同时也流露出对奇观的渴望。
“奇观岂神助,寒苦亦吾愿”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对自然严酷环境的接受与欣赏。最后,“日暮抵山麓,小溪乱石溅。仆夫指龙湫,时或出雷电”描绘了日落时分的景象,以及途中遇到的自然奇观——龙湫,以及雷电的出现,增添了旅程的神秘与壮丽。
“信宿留山间,阴晴已千变”则反映了诗人对山中天气变化无常的感慨。最后,“仁里固有邻,诛茅从所便”表达了诗人对居住在山间的理想生活的向往。而“嗟我四方人,安得长眷恋”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生活与山中生活的矛盾情感,以及对长久留在山中生活的渴望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探索未知的渴望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