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周益公招赏木犀

翠围侍女拥红幢,霞脸调朱笑额黄。

共醉东君千日酒,更翻西母九霞觞。

人间天上高低影,月下风前自在香。

输得广寒宫里客,年年绿鬓赏秋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绿色的屏障中,侍女簇拥着红色的华盖,她们脸颊如朝霞般红润,额头涂上朱色的妆容,笑容灿烂。
大家一同沉醉在春神东君赐予的千日美酒中,又轮流举杯畅饮西王母的九霞仙酿。
人世间与天庭的景象在此刻交织,月光下、清风前,花香自由自在地飘散。
这里的花朵比不上广寒宫中的仙子,她们每年都能欣赏到秋日的秀美景色,长发依旧青翠。

注释

翠围:绿色的屏障。
侍女:宫女。
红幢:红色华盖。
霞脸:朝霞般的脸颊。
东君:春神。
千日酒:美酒。
西母:西王母。
九霞觞:仙酿。
高低影:天地景象。
自在香:自由飘香。
广寒宫:月宫。
绿鬓:青丝。
秋光:秋日美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宫廷生活画面,充满了浓郁的色彩和细腻的情感。首先,"翠围侍女拥红幢,霞脸调朱笑额黄"两句通过对侍女们所持红幢的描写,以及她们羞涩的容颜,表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同时也透露出宫廷生活中的喜庆气氛。

紧接着的"共醉东君千日酒,更翻西母九霞觞"两句,则通过对饮宴场面的描绘,展现了宫中贵族们豪奢和放纵的生活方式。这里的“东君”可能指代皇帝,而“西母”则可能是指代太后或其他尊贵的女性,共同参与盛大的宴会。

"人间天上高低影,月下风前自在香"两句,则从宏观角度描绘了宫廷与自然界和谐共存的景象。诗人通过对“高低影”、“月下风”的细腻捕捉,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意境。

最后,“输得广寒宫里客,年年绿鬓赏秋光”两句,则转向了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人自称为“广寒宫里客”,表达了一种身处高堂深院而又感到孤独和冷清的情绪。而"输得"一词,则暗示着一种无奈与放弃。然而,尽管如此,诗人仍旧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期待,这从“年年绿鬓赏秋光”中可见一斑。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多角度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繁华而又孤独的世界。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细腻,是宋代词风的一种典型展示。

收录诗词(58)

杨炎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杨万里之族弟。庆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镗,为宁县簿。六年,除架阁指挥,寻罢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论劾,诏与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论罢,改知琼州,官至安抚使。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

  • 籍贯:庐陵(今江西吉安)
  • 生卒年:1145—?

相关古诗词

寿宫使余丞相

间世生英杰,于时瑞幅员。

昔为天下宰,今作地行仙。

帝渴梅调鼎,民思楫济川。

元戎辞屏翰,珍馆逸林泉。

勋业麒麟上,声名奏华颠。

落成新紫府,拂拭旧青毡。

暇日来簪履,春风可管弦。

莲开花十丈,桃熟岁三千。

云驻东山境,星辉北斗躔。

笑谈皆雨露,指顾即陶甄。

乌景行添线,蟾华且上弦。

垂弧当纪节,称兕正迎年。

四海俱瞻仰,三宫助祝延。

匹休和有宋,受福总无边。

试吏如孤远,蒙恩夙记怜。

姓名勤剡奏,庖廪费周旋。

顶踵思持报,丝毫力未宣。

一凭难老颂,再炷博山烟。

愿把如椽笔,重归秉化权。

倍书中令考,稳稳戴貂蝉。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寿赵帅(其二)

昨岁将冰漕,今年握帅符。

九街平甃玉,万寿起浮图。

楚舞熙风月,湘歌暖裤襦。

祝公香一瓣,处处博山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答瘿公

直知无俚惟听曲,已笑何缘却赠词。

贺老琵琶李谟笛,不堪重为念奴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送钱文季赴阙

赤城往岁南来雁,送客去时岁云晚。

客来雁去两三回,怅望赤城天共远。

状元此去朝京师,不待玉立春班齐。

疾飞一步上芸阁,有梦只报梅花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