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秋气从何来,吹我岩畔松。
所思在天末,道远岂易逢。
耿耿夜不寐,月吐东南峰。
开轩眺前溪,正坠双芙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秋风中岩畔松树的景象,内心思绪飘向遥远的天边,感叹道远情难通。夜晚难以入眠,月光从东南山峰洒下,诗人打开窗户眺望前溪,只见双芙蓉花正盛开。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幽远,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松”、“月”、“夜”、“窗”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不详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窗阴松桂寒,起弄松际月。
梦中识故山,苍苍苔露滑。
故人京洛满,玄黄烂篚厥。
西风归去来,白云卧天阙。
幽窗若空山,弹琴竟良夜。
清吟谡未歇,风露浩巳泻。
月暗资萤光,馀晖倘可借。
何烦秉烛游,角饮松桧媚。
露滑徒幽独,皓月隐南窗。
仰观清汉影,列宿横天江。
林空飒有人,露下惊小厖。
远闻夜渔起,劳歌凄□腔。
月出群动息,浩浩观太虚。
不因竹柏影,宁复忆吾庐。
森然鸾凤下,清吹生庭除。
真赏良有巳,君今意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