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江上一二友生

国风千载务重华,须逐浮云背若耶。

无地可归堪种玉,有天教上且乘槎。

白纶巾卸苏门月,红锦衣裁御苑花。

他日成都却回首,东山看取谢鲲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历经千年,国风依旧崇尚光明,需追随浮云,远离若耶的纷扰。
没有归处,就在这里种植美好,苍天赋予机会,让我们乘坐木筏前行。
卸下白丝巾,沐浴苏门月色,身穿红锦衣,裁剪御苑花卉。
未来某日,回顾成都往事,遥望东山,想起谢鲲的故里之家。

注释

务重华:崇尚光明,比喻追求美德和理想。
浮云:象征变化无常或世俗之事。
种玉:比喻培养美德或创造美好事物。
乘槎:古代传说中乘木筏渡天河的神话,象征探索未知。
苏门月:苏门,指苏轼门下,此处借指高雅的环境。
御苑花:皇家园林的花卉,象征尊贵和华丽。
成都:古地名,这里可能代指诗人所在之地。
谢鲲家:谢鲲,东晋名士,此处可能暗指理想中的隐居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唐末宋初的文学家谭用之所作,名为《别江上一二友生》。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朋友深厚的情谊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国风千载务重华" 一句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美好事物的珍视与重视,"须逐浮云背若耶" 则是形容诗人在追寻理想中所表现出的洒脱不羁。"无地可归堪种玉" 表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事物难以留存的感慨,而 "有天教上且乘槎" 则是表达了超越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

"白纶巾卸苏门月" 和 "红锦衣裁御苑花" 两句描绘了一场宴会或聚首时的盛况,其中"白纶巾"和"红锦衣"都是对服饰的精细描述,通过这些细节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最后两句 "他日成都却回首,东山看取谢鲲家" 是诗人表达了对友情和往昔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东山" 在这里很可能是指特定的自然风光,而 "谢鲲家" 则是一个具体的地标,象征着友情的寄托。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人事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朋友和美好时光难以长存的感慨。

收录诗词(45)

谭用之(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九三二年前后在世],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后唐明宗长兴中前后在世。善为诗而官不达。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相关古诗词

别何处士陵俊老

三皇上人春梦醒,东侯老大麒麟生。

洞连龙穴全山冷,窗透鳌波尽室清。

计拙耻居岩麓老,气狂惭与斗牛平。

谁人为向青编上,直傍巢由写一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别雒下一二知己

金鼎光辉照雪袍,雒阳春梦忆波涛。

尘埃满眼人情异,风雨前程马足劳。

接塞峨眉通蜀险,过山仙掌倚秦高。

别来无限幽求子,应笑区区味六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闲居寄陈山人

闲居何处得闲名,坐掩衡茅损性灵。

破梦晓钟闻竹寺,沁心秋雨浸莎庭。

瓮边难负千杯绿,海上终眠万仞青。

珍重先生全太古,应看名利似浮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河桥楼赋得群公夜宴

芙蓉帘幕扇秋红,蛮府新郎夜宴同。

满座马融吹笛月,一楼张翰过江风。

杯黏紫酒金螺重,谈转雕珰玉麈空。

深荷良宵慰憔悴,德星池馆在江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