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

象山巍巍高万仞,元气独钟天地正。

下盘厚土上摩空,翠壁丹崖相掩映。

长松古柏森且稠,琪花瑶草无春秋。

层峦列嶂走云气,壮观东南百二州。

行人翘首劳双目,纵有丹梯敢轻蹴。

除是神仙有羽翰,飞上山巅看海旭。

谷中流泉清不污,其中乃是蛟龙都。

龙兮一出作霖雨,遂令四海无焦枯。

衡岳相望仅为伍,始信东山能小鲁。

矻然一柱擎苍天,天下仰瞻今又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象山的雄伟壮丽与自然之美的融合。开篇以“象山巍巍高万仞,元气独钟天地正”两句,直接点出了象山的高峻与独特的地理位置,仿佛天地之气在此汇聚。接着,“下盘厚土上摩空,翠壁丹崖相掩映”,形象地展现了山体的立体感和色彩的对比,厚土与摩空,翠壁与丹崖,形成鲜明的视觉冲击。

“长松古柏森且稠,琪花瑶草无春秋”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植被丰富,四季常青,即使在严冬或酷暑,也依然生机勃勃。而“层峦列嶂走云气,壮观东南百二州”则通过云气的流动,展现了象山的动态美,以及它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成为东南地区的一道壮观风景线。

“行人翘首劳双目,纵有丹梯敢轻蹴”两句,从人的视角出发,表达了人们对象山的向往与敬畏,即便是艰难的攀登之路,也愿意去探索。接下来,“除是神仙有羽翰,飞上山巅看海旭”则通过想象,将人与神仙进行对比,突出了象山的高度与神秘。

“谷中流泉清不污,其中乃是蛟龙都”两句,转而描写山谷中的清泉与蛟龙,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以及水的纯净与生命力。最后,“龙兮一出作霖雨,遂令四海无焦枯”通过蛟龙降雨,寓意着象山对周边环境的恩泽,使得大地得以滋润,万物得以生长。

“衡岳相望仅为伍,始信东山能小鲁”两句,将象山与衡山相提并论,强调其地位之高,同时表达了对象山独特魅力的认可。而“矻然一柱擎苍天,天下仰瞻今又古”则以象山作为支撑天地的支柱,象征其永恒的存在与对后世的影响,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4)

唐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仁山书院为邓侯赋

白鹿真传万象收,仁山屹屹壮观游。

昌期今启人文地,间气时钟海上洲。

四壁灵图常作锦,千岩珠树匝成丘。

公馀正可观青史,犹报丹书下凤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集郭梦菊膳部席上赋此(其一)

淡日天初曙,晴烟逐马来。

鸟啼山谷应,云去洞门开。

谈笑收金甲,烟霞入酒杯。

夕阳人影乱,春色一时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集郭梦菊膳部席上赋此(其二)

碧山溪径静,见月自徘徊。

洞里寒梅落,楼头短笛催。

红尘江北去,孤雁幕南来。

芳草庭前绿,惟馀沧海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廷试早入左掖

左掖廊回月转西,露华犹浥报晨鸡。

香浮御宇朝仪肃,花映宫袍舞蹈齐。

凤署弘开翻玉检,霓旌遥引控霜蹄。

谬惭执简螭头下,对罢天门日未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