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杂诗

百丈插水岩,壁上迸飞瀑。

我舟行瀑下,琤琤鸣碎玉。

槎丫大滩来,篙师气先肃。

扁舟刷风雨,眩眼雷电速。

抛梭出浮澜,冰雹乱追逐。

回头一顾间,已下前山麓。

谁为性命忧,山气清两目。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黎兆勋在途中乘船经过百丈插水岩时所见的壮观景象。首句"百丈插水岩,壁上迸飞瀑"以夸张的手法写出瀑布从高崖直泻而下的气势,形象生动。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我舟行瀑下,琤琤鸣碎玉",描绘了舟行于瀑布声中的动态感受,仿佛听到了玉碎的声音,富有诗意。

"槎丫大滩来,篙师气先肃"写出了船只驶过湍急滩头时,船夫们的紧张与专注,气氛严肃。"扁舟刷风雨,眩眼雷电速"进一步渲染了舟行的惊险,形容速度之快如同闪电,令人眼花缭乱。

"抛梭出浮澜,冰雹乱追逐"运用比喻,将浪花比作冰雹,形象地描绘了波涛汹涌的场景。最后一句"回头一顾间,已下前山麓"表达了时间之快,转瞬之间已远离了山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惊险与壮丽,同时也流露出他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感慨。"谁为性命忧,山气清两目"则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面对大自然的震撼,心境变得清澈,暂时忘却了人生的忧虑。

收录诗词(20)

黎兆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夜泊

篷背声潇潇,湿云堕江浒。

扁舟钧鱼城,一夜巴山雨。

酒醒离忧集,江空暮涛聚。

细数柝声残,天明渡沙浦。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书郘亭诗后

精思窥洪濛,力抉天地根。

大哉杜韩业,俎豆百世孙。

若人生要荒,束发歌兰荪。

中道厌浮薄,冠佩朝厥尊。

鲸牙未能拔,此舌焉可扪。

斩斩百翻纸,滔滔江汉源。

泗渊揽百怪,古鬼生烦冤。

正苦太料理,结墙陈黄门。

迩来格一变,海波掀日翻。

截然提法律,万马腾中原。

曩者人所宝,百不十一存。

我欲全其碎,披沙拣更番。

嗒焉若自失,仰首鹍鹏骞。

乃知达神化,不与形色论。

会看晞汝发,长啸登昆仑。

形式: 古风

送子尹署古州训导

少壮寡朋友,席砚一子尹。

文字劣追攀,学问见绳准。

丛山气惨郁,足茧知步窘。

纡回待旁通,峭崿谢推引。

我师古人意,百困效一忍。

断彼径寸带,续此三绝纼。

兢兢三十年,微尚孰能泯。

萧条共迟暮,相贶以无尽。

形式: 古风 押[轸]韵

黄华老人画松歌

黄华老人腕是铁,画出松枝劲无敌。

一株横卧一株立,枝枝皆带风云色。

云南万岭松成林,高岩下壑苍龙吟。

西山数株更奇绝,蛟龙窟宅阴沈沈。

此图仿佛得其真,毋乃画师摄魂来寒岑。

昔人画松石作土,松气成龙石作虎。

此松写干石即根,飒飒寒枝战风雨。

滇人画松我未见,仰订往往留长绢。

人言瘦硬已通神,我觉离奇无直干。

李侯笔法翁能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