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玄麓山八景(其四)翠霞屏

古石不改色,绛绿自成围。

谁裁一片霞,为我制秋衣。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玄麓山八景之一“翠霞屏”的壮丽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古石不改色”,以“古石”开篇,寓意时间的久远与岩石的坚韧不变,暗示着自然界的永恒与不变。接着,“绛绿自成围”,描述了一片红绿交织的色彩,形成了一道独特的自然屏障,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地展现了山景的丰富色彩和层次感。

“谁裁一片霞,为我制秋衣。”这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云霞比作裁缝,为诗人量身定制秋日的衣物,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喜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洒脱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生动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和深沉思考,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寄情山水、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80)

宋濂(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 号:潜溪
  • 籍贯:浦江(今浙江浦江县)
  • 生卒年:1310—1381

相关古诗词

题玄麓山八景(其五)饮鹤川

渴鹤忽飞来,爱此一勺清。

五湖非不多,恐染凫鹜腥。

形式: 古风

题玄麓山八景(其六)五折泉

一汲复一汲,有若步云梯。

终然投东意,万折不肯西。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题玄麓山八景(其七)飞雨洞

飞泉洒成雨,洗尽尘土胸。

欲持青芙蕖,去㴞赤鲩公。

形式: 古风

题玄麓山八景(其八)蕊珠岩

吟上蕊珠岩,诗成不敢写。

疑有绿毛仙,洗髓梅花下。

形式: 古风 押[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