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喜晴》,是宋末元初诗人龚璛所作。诗中描绘了雨后积水退去,天气转晴的场景,充满了喜悦之情。"积涝从旁午"写出了先前雨水积聚之深,"新晴破郁陶"则表达了雨过天晴后的舒畅心情。诗人以日月回归天地,象征社会秩序恢复,"民社脱波涛"进一步强调了百姓脱离了水患的困扰。
接下来,诗人表达出积极的生活态度,"不怕漂庐舍"表明他对房屋受损并无过多忧虑,反而鼓励人们利用桔槔等工具进行灌溉,显示出对农事生产的关注。最后两句"从今且粒食,勿用想蟠桃",诗人倡导人们珍惜眼前朴素的生活,不必过于向往虚构的仙桃(象征富贵与长生),而是要专注于现实中的粮食,过上安稳的日子。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既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民生的关注,也流露出对简朴生活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