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神君二首(其一)

岭南戈戟正堪哀,中有诗魂蓦地来。

人语误传天上事,我心偏惜世间才。

寻常不作长陵怪,悲壮能探杜曲胎。

乘化既归归既尽,好寻乌有莫徘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哀神君二首(其一)》由明代诗人王佐(汝学)所作,通过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神君的哀悼之情以及对世间人才的惋惜。

首句“岭南戈戟正堪哀”,开篇即以岭南地区战乱频仍的景象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沉重而悲凉的氛围。“戈戟”象征着战争与杀戮,这里的“堪哀”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无辜生命的深切同情。

接着,“中有诗魂蓦地来”一句,诗人似乎在说,就在这样的苦难之中,诗人的灵魂突然觉醒,感受到了更深一层的悲悯与思考。这不仅是对神君的哀悼,也是对世间所有不幸者的共鸣。

“人语误传天上事,我心偏惜世间才。”这两句诗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一方面,人们往往将天上的事误认为是人间的真相,忽略了现实中的苦难;另一方面,诗人的心却偏偏珍惜那些在世间展现出才华的人们,对他们的命运感同身受。

“寻常不作长陵怪,悲壮能探杜曲胎。”这里运用了典故,长陵怪和杜曲胎分别指代不同的人物或事件,诗人借此表达自己不同于常人的悲壮情感,能够深入理解并感受到那些被世人忽视或误解的深层情感。

最后,“乘化既归归既尽,好寻乌有莫徘徊。”这两句诗总结了诗人的情感历程。乘化,意为顺应自然的变化;归既尽,意味着最终的回归与终结。诗人希望在面对人生的无常与终局时,能够找到心灵的归宿,不再徘徊于虚无与迷茫之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某种期待。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神君的哀悼,反映了诗人对世间苦难的深切关注和对人性光辉的赞美,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370)

王佐(汝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哀神君二首(其二)

肃然风气下灵长,不说神君在未央。

万有纷纷浑漫兴,先几的的炳难藏。

士林谩讶惊人句,世主无求却老方。

千古茂陵秋草没,此生应不遇刘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续伤往吟

百年相愿不为多,半百分离可奈何。

肠断刘郎伤往赋,声乾庄叟鼓盆歌。

蒸藜尚有残灯火,纺织犹存断绮罗。

坐对香奁空吊古,落花啼鸟又春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越台怀古

干戈初定息黄云,鹿死中原势已分。

汉室未忘三孽庶。长沙曾罢两将军。

谩劳玉玺敷忠厚,有待楼船扫翳氛。

今日孤舟台下过,鹧鸪声里又黄昏。

形式: 七言律诗

挽锡光先生父志斌

君王锡得老来闲,半世逍遥水石间。

花雨残春人不见,松风凉夜鹤空还。

精魂去上三生石,秘检归藏二酉山。

收拾委和还造化,任教渣滓落尘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