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子仁登天柱冈过胡家塘莼塘归东园四首(其二)

胡床脚底万峰寒,拄杖锥尖乱藓斑。

天柱冈头行未饱,相携更上一重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翻译

坐在胡床上,脚下是万座山峰的寒意,手拄的拐杖尖端沾满了斑驳的苔藓。
在天柱冈上行走还意犹未尽,我们相伴着还要攀登更高的山峦。

注释

胡床:一种轻便的坐具。
万峰寒:形容山峰众多且寒冷。
拄杖:手杖,用于支撑行走。
锥尖:拐杖前端尖锐的部分。
乱藓斑:杂乱的苔藓斑点。
天柱冈:地名,可能指一处山冈。
行未饱:意犹未尽,还没走够。
更上:再往上攀登。
一重山:又一座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行走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登山过岭时的艰难和壮丽。"胡床脚底万峰寒"一句,设定了整体的氛围,给人以深秋或冬日山中景象的感觉。"拄杖锥尖乱藓斑"则从侧面烘托出行走者的辛勤和艰难,以及脚下的不平之地。

诗人的情感在"天柱冈头行未饱"一句中得到体现,尽管山高路险,但诗人并未感到满足或疲惫。"相携更上一重山"则表达了与友人共同攀登的决心,以及对自然美景追求的不懈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山野行走的描写,传递了一种超越物外、向往高远的精神境界。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与子仁登天柱冈过胡家塘莼塘归东园四首(其一)

嫩晴无日也无风,政是春光酒样醲。

行到中峰元未觉,回头已度打头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与山庄子仁侄东园看梅四首(其一)

仰树看花不见梅,闻香疑在别园开。

更行数步偶回首,却被青松映出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与山庄子仁侄东园看梅四首(其二)

梅花不是雪家仙,雪里如何不怕寒。

冻脱龙髯冰却海,千花试与斗来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与刘景明晚步

行尽南溪溪北涯,李花看了看桃花。

归来倦卧呼童子,旋煮山泉瀹建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