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愁

谩说韶光好,关心别有愁。

雨悭禾未种,土渴麦难抽。

吏牍勤披检,民风肆访求。

寻芳游冶子,争识庙堂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春愁》,是明代诗人于谦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春日时光的美好外表下隐藏的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忧虑。首句"谩说韶光好"看似赞美春天的美好,但紧接着的"关心别有愁"则揭示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他关注的是农事,雨量不足使得稻谷还未播种,土地干涸导致小麦难以生长,这些都是民生疾苦的体现。

诗人进一步通过"吏牍勤披检"描述自己忙碌于政务,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怀,"民风肆访求"则表明他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然而,这样的努力并未被一般人理解,"寻芳游冶子,争识庙堂忧"暗示了普通民众可能更关注个人享乐,而不理解官府为国计民生所承受的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春光为背景,寓言式地反映了诗人作为官员在春日里的深沉忧虑和责任感,体现了古代士大夫的忧国忧民情怀。

收录诗词(426)

于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 字:廷益
  • 号:节庵
  • 籍贯: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
  • 生卒年: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

相关古诗词

连日大风至十八日午后乃止喜赋

狂风当午歇,庭户绝纤尘。

落蕊粘芳草,游丝挽暮春。

间关莺语滑,来往燕飞频。

纵是韶光晚,相看亦可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日晚至文水

溪明寒日落,树暝夕烟生。

飞鸟随人语,长风扰树声。

鼓笳悲远戍,车马厌脩程。

骑火前村起,山城候吏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春日大风感怀

远塞足风沙,春深不见花。

层冰犹度马,弱柳未藏鸦。

易醉愁边酒,频归梦里家。

凭阑一搔首,心绪乱如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送吴绣衣还朝

观风俱是客,君去我何时。

暮景春三月,离情酒一卮。

远归真可喜,漫醉不须辞。

珍重同年谊,应劳别后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