杪秋登太华山绝顶(其三)

太华高临万里看,中原秋色更漫漫。

振衣瀑布青云湿,倚剑明星白日寒。

东走峰阴摇砥柱,西来紫气属长安。

自怜綵笔惊人在,只尺天开谒帝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太华山绝顶所见之景,以及内心的感受。首句“太华高临万里看”,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太华山的雄伟壮观,仿佛可以俯瞰万里江山。接着“中原秋色更漫漫”,点出季节与地点,渲染出一种深秋的辽阔与寂寥。

“振衣瀑布青云湿”一句,通过“振衣”这一动作,生动地表现了登山者的豪迈与不凡,而“青云湿”则暗示了山中瀑布的壮丽与湿润。“倚剑明星白日寒”,借“倚剑”和“白日寒”描绘出夜晚星空下的冷峻与孤独,同时也暗含着诗人内心的坚定与孤傲。

“东走峰阴摇砥柱,西来紫气属长安”,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东面的山峰与西来的紫气分别象征着不同的方向与力量,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蕴含了对历史与未来的思考。最后,“自怜綵笔惊人在,只尺天开谒帝难”,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与对实现理想道路的艰难认识,既有自我欣赏的意味,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时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杪秋登太华山绝顶(其四)

徙倚三峰峰上头,萧条万里见高秋。

莲花直扑青天色,玉女常含白雪愁。

树杪云霾沙漠气,岩前日晕汉江流。

停杯一啸千年事,不拟人间说壮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殷太史正甫至自太山为赠

明堂天子昔登坛,御道风流拥汉官。

海色迥临三观动,春阴不散五松寒。

白云忽向封中出,玉牒谁从箧里看。

此日满朝求禅草,相如早晚入长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又作此问正甫

上宫春色自何年,阿阁神房几洞天。

囊里定携三秀草,怀中曾拟四愁篇。

射牛汉迹今犹在,系马吴门似杳然。

七十二家论祀典,还朝可奏圣人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吴峻伯之楚

才子风流满禁林,传经海岱主恩深。

诸生自纪衔鱼事,千里谁知相马心。

王气日随江汉转,方城春压洞庭阴。

怜君宦迹偏形胜,四十参藩岂滞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