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湖上午日用吴修蟾和周美成韵

远峰吹散雕阑雨,游人画桥三五。

彩鹢风高,绣旗日丽,又吊一年湘楚。钗符缀虎。

也娇小窥帘,笑低金缕。

如此湖山,半分歌吹送重午。

樽前初拭醉眼,问灵均去后,与谁终古。

屏枕芗潮,扇摇玉雪,同赋采兰新句。菱舟曲度。

渐掉人荷心,月痕留处。愿趁佳时,普天销战鼓。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鉴赏

这首《齐天乐·湖上午日用吴修蟾和周美成韵》是明朝末年清朝初年的龚鼎孳所作,描绘了一幅湖上端午节的热闹景象。开篇“远峰吹散雕阑雨”以轻快的笔触描绘出雨后的清新,远处的山峰在微风中洗去了雨后的湿润。接着,“游人画桥三五”写出了游人的稀疏,画面宁静而有人情味。

“彩鹢风高,绣旗日丽”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气氛,彩船在风中飘扬,绣制的旗帜在阳光下显得鲜艳夺目。诗人借“又吊一年湘楚”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与历史人物紧密相连。

“钗符缀虎”至“笑低金缕”描绘了女子们在节日中的活动,她们佩戴着虎形饰品,笑声如金线低语,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息。接下来,“如此湖山,半分歌吹送重午”则强调了湖光山色与音乐歌舞的和谐交融,为端午增添了浓厚的文化韵味。

下半部分,诗人转向对屈原的追思,“问灵均去后,与谁终古”表达对屈原的敬仰和对后世无人能及其才情的感慨。接着,“屏枕芗潮,扇摇玉雪”描绘了夏日的清凉,人们在扇子的摇曳中吟咏新的诗句,充满了文人雅趣。

“菱舟曲度”至“月痕留处”描绘了湖上的游船和月色,夜晚的宁静与白天的热闹形成对比,让人回味无穷。最后,“愿趁佳时,普天销战鼓”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的向往,希望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天下都能远离战争,共享安宁。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端午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节日的热闹、文化的传承以及对和平的期盼,体现了龚鼎孳的文人情怀。

收录诗词(263)

龚鼎孳(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1615年,殆于1673年。因出生时庭院中紫芝正开,故号芝麓,谥端毅。与吴伟业、钱谦益并称为“江左三大家”。在兵科任职,前后弹劾周延儒、陈演、王应熊、陈新甲、吕大器等权臣。明代谏官多好发议论,擅于弹劾别人。在明亡后,可以用“闯来则降闯,满来则降满”形容。气节沦丧,至于极点。风流放荡,不拘男女。在父亲去世奔丧之时尤放浪形骸,夜夜狂欢。死后百年,被满清划为贰臣之列。著有《定山堂文集》、《定山堂诗集》和《诗余》,后人另辑有《龚端毅公奏疏》、《龚端毅公手札》、《龚端毅公集》等

  • 字:孝升
  • 籍贯:安徽合肥
  • 生卒年:1634年

相关古诗词

贺新郎.其二追和刘潜夫端午韵

银篆香云吐,昼偏长,碧梧庭院,玉肌无暑。

赢得青山安稳在,何处争龙斗虎。

恰画艇,一双飞渡。

多少繁华风絮尽,算几时、重起新箫鼓。

身未老,待歌舞。西陵花月应相许。

唤深情、大苏小苏,对浇芳醑。

万事不如杯共把,请看离宫麦黍。

空满眼、鸱夷涛怒。

渔父当年非愤俗,果孤清、独醒人徒苦。

吾醉矣,莫怀古。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癸卯后作.菩萨蛮.七夕饮慈仁寺松下

谁家楼上穿针巧。鹊桥吐出冰蟾小。肠断隔年秋。

西风人白头。销磨儿女泪。只有逢场醉。

不敢问流萤。一双何处星。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罗敷媚(其一)戏和友人席上有赠

镜台谁写西湖影,谈抹浓妆,步屧生香。

秋水亭亭玉一行。

清溪烟雨青山画,金粉鸳鸯,醉是何乡。

花月须排一万场。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罗敷媚(其二)

琼铺十幅葡萄锦,舞月歌霞。整整斜斜。

活现芙蓉一朵花。能行能坐能欢笑,真率风华。

蛱蝶谁家。却趁香风到若耶。

形式: 词牌: 采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