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乾隆皇帝在失去皇后后所作,表达了对亡妻深切的怀念与哀思。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中国传统丧服礼仪下的哀悼之情。
“衷愫心常结”,表达了内心的痛苦与思念如同结绳一般难以解开。“音尘日已遐”,随着时间的流逝,关于亡妻的消息渐行渐远,思念之情却日益加深。“芳踪付彤史”,亡妻的足迹被记录在历史之中,但她的生命却已逝去。“时服换轻纱”,穿着丧服,更换轻纱,象征着对亡妻的哀悼与怀念。“情自长无绝”,对亡妻的感情永远不会断绝。“礼惟当岂加”,遵循适当的礼仪,不增加哀痛。“底知忧用老”,不知何时才能从悲痛中解脱,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哀伤。“新鬓点霜华”,新长出的头发上已染上了霜白,形象地描绘了年华老去,哀伤不断。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乾隆皇帝对亡妻的深情厚意以及对传统丧服礼仪的尊重。诗中既有对亡妻的怀念,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深沉的哀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