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孙一元的《边人曲》描绘了一幅边疆夜晚的画面。首句“燕山风高白草枯”以燕山为背景,展现了秋风萧瑟、草木凋零的景象,渲染出边地环境的荒凉与严酷。接着,“月明何处夜吹芦”通过明亮的月光和远处传来的芦笛声,勾勒出寂静而凄清的夜晚氛围,似乎在诉说着边关战士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边人戍久不忍听”直接点出主人公的身份——长期戍守边疆的人,他们因久经战事,听到这哀怨的芦笛声,不禁触动心弦,难以忍受。最后一句“泪湿腰间金仆姑”形象地刻画了边人的情感波澜,他们的眼泪浸湿了佩戴的武器金仆姑,表达了他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战争带来的无尽哀伤。
整首诗以景寓情,通过自然景色和边人的心境,展现了边疆生活的艰苦与戍边者的情感世界,具有强烈的边塞诗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