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学者严复对好友金实斋在北雅楼闲居著书情景的题咏,通过描绘友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表达了对学术追求的敬仰以及对未来的期许。首句“危楼高卧意何如”,以高楼独处的形象,展现出金实斋的淡泊心境和专注思考;“风雨弥天感索居”则寓含了环境的孤寂与内心的坚韧。
“人有静中涵动意,时逢贞下起元初”两句,赞扬了金实斋在静谧中蕴含着活跃的思想,他的学术生涯如同在艰难时刻孕育新生,寓意着他的学问深厚且富有开创性。“平生梦想深饥溺”,诗人感慨友人一生致力于学术,如同深陷知识的海洋,执着而忘我。
“他日经纶合扫除”预示着金实斋的学识将对未来产生深远影响,有清除旧弊、革新学术之意。“留与后生窥手眼”,期待他的学问能成为后辈学习的榜样,启发他们的智慧。“名山副本太平书”,将金实斋的著作比作传世的经典,象征着他对社会和平进步的贡献。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既赞美了友人的学术成就,也寄寓了对学术传承的期望,体现了严复对学术自由和文化繁荣的热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