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在斋中欣赏书画的情景,充满了对艺术的赞美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和深厚情感。
首句“天风吹襟谒华屋”,以天风拂过衣襟,引出对华美居所的向往,暗示了书画作品的高雅与珍贵。接着,“拍面清悬旧山竹”通过触感和视觉的结合,描绘了竹子的清新与古老,为后续的描述奠定了自然与历史的基调。
“四壁氤氲绕画屏,半窗雪隙馀残绿”两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室内环境的幽静与生机,画屏与窗外的景色相互映衬,营造了一种和谐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高楼楼系米家船,船上烟波谁沐浴”则将视线转向远方,通过想象中的船只与烟波,表达了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艺术创作中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捕捉。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象征,如“东海编氓性好奇,借观酷似饥求粟”,表达了对艺术追求的渴望与执着,以及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唯唯呼童宝藏开,蠹粉鲛绡散琼轴”描绘了打开珍藏的艺术品时的庄重与喜悦,体现了对艺术价值的尊重与珍视。
“沧海精魂五岳灵,争向毫端呈面目”进一步强调了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深邃情感与自然界的灵性,表现了艺术家与自然的共鸣。
“锦水纷披暖照春,荆山铿戛澌流玉”通过对比和动态的描绘,展现了不同艺术风格的魅力,以及它们带给观者的不同感受。
“醉翁扣石石不开,石上苔花生掌肉”以酒醉后的行为比喻艺术家的执着与坚持,同时通过自然现象的描绘,展示了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艰辛与美好。
“龙皮皵卷皴松鳞,铁干撑空声谡谡”通过具体的物象,进一步展现了艺术作品的质感与声音,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作品的温度与生命力。
“越溪一卷笔最奇,摄我心魂走乡国”表达了对某一艺术作品的特别喜爱,以及它对人心的深刻触动,激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天吴负海怒潮来,潮落阴闻子胥哭”通过神话传说的引用,增添了作品的神秘色彩,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哀思。
“十洲宫笔赝者多,绮丽纤浓微近俗”提醒人们在欣赏艺术时要保持独立思考,区分真伪,避免被表面的华丽所迷惑。
“朱楼十二压层城,宝镜争开乱朝旭”描绘了繁华与辉煌,同时也暗示了艺术作品在社会中的地位与影响。
“何如寒生五月裘,一竿钓破清江曲”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艺术作品中蕴含的宁静与和谐之美。
“华亭董,包山陆,忽然昏雨忽晴麓”通过引用历史人物,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表达了对艺术传承与创新的期待。
“洞中仙子桃花红,羲驭千年几回熟”以神话故事为背景,展现了艺术作品中蕴含的神秘与永恒之美。
“造化洪功笔有权,补天浴日非荒录”通过自然界的奇迹,强调了艺术创作的力量与意义,以及它对人类精神世界的积极影响。
最后,“画未已,书来续,古香黯淡㕙毛秃”表达了对艺术创作持续不断的追求,以及对艺术作品保存与传承的重视。
“右军太傅同一时,笔势凌空堕参宿”通过引用历史上的书法大家,进一步强调了艺术创作中的技巧与风格,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
“看多不觉眸子酸,放眼孤帆逐归鹜”表达了长时间欣赏艺术作品后的感受,既有对美的享受,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赏心浮我三大杯,置身蓬岛烟云族”通过饮酒与仙境的比喻,表达了对艺术欣赏带来的愉悦与超脱,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吁嗟陈子与项子,余愿从游躐双足”以感叹的方式结束,表达了对志同道合之人的渴望,以及对艺术探索与交流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书画艺术的赞美与反思,展现了作者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和深厚情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历史、文化以及个人内心世界深刻的洞察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