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咏梅》由明代诗人张凤翔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梅花在月光下的清雅与孤高之美。
首句“夜深和月印窗纱”,以夜深人静、月光如水的场景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月光透过窗户,映照在窗纱上,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柔和的月色所覆盖,为读者勾勒出一幅静谧的夜晚图景。
次句“宛是孤山处士家”,将眼前的景象与古代隐士居住的孤山相联系,暗示梅花如同隐居山林的高士,不为尘世所扰,独自绽放于月光之下。这里的“孤山处士”不仅指出了梅花的生长环境,也赋予了它超凡脱俗的气质。
第三句“短角城楼随处起”,转而描述风中梅花的动态美。短角城楼在这里象征着风的起始点,随着风的吹拂,梅花的香气四处飘散,仿佛整个空间都被这股清新之气所充盈。这一句通过“短角城楼”的意象,生动地表现了梅花随风摇曳的姿态,以及其香气弥漫四周的情景。
最后一句“莫教吹到落梅花”,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命运的关切与担忧。在风的吹拂下,梅花可能会零落成泥,但这并非诗人所愿。这句话既是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体现了他对梅花美好形象的珍惜与保护之情。
综上所述,《咏梅》一诗通过对月光、孤山、短角城楼和风的巧妙运用,不仅描绘了梅花在月光下的美丽姿态,还寄托了诗人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美与对其命运的深切关怀,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