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偏头关作》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边关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战争与和平的深刻主题。
首句“往议搜河套,谁令飞渡频”以历史背景引入,河套地区曾是兵家必争之地,频繁的军事行动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与频繁。接下来,“三关元犄角,诸将故逡巡”描述了边关的紧张局势,三关相互支撑,但将领们却犹豫不决,暗示了决策的艰难和战争的复杂性。
“市口黄云满,岢岚白草新”两句转向对边关自然环境的描写,黄云满市口,岢岚白草新生,既展现了边关的荒凉与萧瑟,也预示着战争的破坏与重生。这种对比,强化了战争对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影响。
最后,“降羌休弄管,流泪有征人”表达了对战争中无辜者的同情。降羌(投降的羌族)不再吹奏哀怨的笛子,因为他们的泪水已经流尽,这句诗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痛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关的壮丽与悲凉,以及战争对人性和自然的双重摧残,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