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歌

吾观庖牺龙马图,五行惟水居其初。

自从清浊奠高下,山泽通气无时无。

荆南之水亦众矣,壮观惟有巴陵湖。

世俗相传八百里,足迹未到空踌躇。

今秋持节来南楚,舟泊岳阳访奇古。

登楼始得肆遐观,万顷洪涛际天宇。

如从东岱窥沧瀛,一点仙山隔烟雨。

长风歘起层霄间,渤渤汹汹增狂澜。

轰天揭地急雷鼓,排空炫日堆银山。

须臾风止波涛定,涵泳虚空开玉镜。

金乌饮渊千丈红,白鸥落影一行动。

行客喜甚无氛埃,连翩大舸争往来。

我亦飘然下楼去,放舟中流何快哉。

蜀江西来半天泻,潇湘南接苍梧野。

一剑横空有所之,丈夫不作悠悠者。

洞庭洞庭七泽雄,邹鲁昔有观澜翁。

我今赋此良不苟,乃知有本无终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洞庭湖歌》由明代诗人薛瑄所作,以洞庭湖为背景,描绘了湖面壮阔景象及诗人游历的感受。

诗开篇即引用“庖牺龙马图”与五行中的“水”元素,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古代哲学思想融合,引出对洞庭湖的赞美。接着点明了洞庭湖的地理位置和传说中的八百里水域,表达了诗人对未能亲临其境的遗憾。

进入主体部分,诗人乘舟南楚,抵达岳阳,登上高楼,极目远眺,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湖面景象:风起浪涌,雷鸣电闪,波涛翻滚,仿佛天地间的一切都在为之震动。然而,当风平浪静后,湖面恢复宁静,如同一面巨大的玉镜,映照着天空与太阳。日出时分,湖面泛起千丈红光,白鸥在湖面上自由飞翔,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在此处表达了对洞庭湖美景的喜爱之情,以及在湖中畅游的愉悦感受。

最后,诗人以洞庭湖的壮丽景象为背景,抒发了对人生追求的思考。他提到自己如同一把横空出世的宝剑,有着明确的目标与追求,不愿成为随波逐流之人。同时,他也提到了古代贤人观澜的故事,以此表明自己创作此诗并非随意之作,而是基于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人生价值的探索,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1331)

薛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沅州春日歌

南州二月春来早,绿水青山四萦绕。

城中何处足春光,御史台中富花草。

窗外青梅结子稀,门墙桃李争晴辉。

映日红绡正缕缕,漫空白雪何霏霏。

芍药锦苞犹未启,兰荪露叶光泥泥。

杨柳风搓碧玉丝,芭蕉叶吐青鸾尾。

苔茵展地萱草长,千红万紫遥相当。

竹林好鸟自鸣寂,菜畦蛱蝶殊悠扬。

生意由来满天地,妆点池台足佳致。

门清祗觉白昼长,庭閒况复游丝细。

静观元化深无涯,中心默默含春熙。

愿效冰霜达阳气,普期八表仁风吹。

形式: 古风

杜鹃行

昔读古人书,知有杜鹃名。

今泛沅江船,始闻杜鹃声。

杜鹃生子不自哺,野老相传之语如少陵。

惟有古来称望帝,变化无端竟茫昧。

吾意百鸟相推尊,亦如蜂蚁君臣义。

气化感物不自由,四月五月声喧啾。

一声未了声转急,千林万壑波涛秋。

远客扁舟睡难著,两耳还遭杜鹃聒。

归心一夜忆虞廷,鸣凤时应集阿阁。

形式: 古风

续杜鹃行

杜鹃变化有无宁复论,百鸟之中乃为众鸟尊。

以兹少陵托忠愤,再拜谓是古帝魂。

我来何处闻逸响,扁舟夜泊沅江上。

林霏拂岸滩风清,峡影沈波江月朗。

下远乍近鸣未休,听之转急如有求。

远客毋劳厌恼聒,少陵忠义方难俦。

形式: 古风

壶头歌

沅水南来几千里,乱石激涛蹴空起。

急捎官舫上巉岩,閒倚驿楼看山水。

隔江万叠云峰稠,一峰平立名壶头。

云是伏波驻兵处,至今石室留山陬。

忆昔炎纲断如缕,草窃纷然㩀寰宇。

宁知田牧隐奇才,挥斥奸庸识真主。

西征实藉聚米忠,南伐谁比铜柱功。

中兴诸将数筹略,直与贾邓争豪雄。

老身甘向边陲殁,誓扫群蛮静坤轴。

壶头战死非无情,天遣英灵镇南服。

跳梁小丑胡为哉,竟因遗算稽颡来。

虽云未雪薏苡谤,白璧本自无纤埃。

昔于青史叹高识,今向荒山访遗迹。

怒涛犹带薄伐声,愁云似是忠愤积。

马侯马侯真丈夫,大器自与凡材殊。

庙食勋名几千古,英风激我章句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