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希圣所作的《论诗绝句四十首》中的第一首,题目为“苏李”。诗中以五言绝句的形式,表达了对古代文人苏李的赞美和对其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
首句“五字河梁出国风”,运用了“五字”来指代苏李的诗歌创作,暗示其作品风格独特,超越了一般文人的水平,犹如从河梁(可能象征着文化或艺术的源头)中脱颖而出的国风,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独特的魅力。
次句“论文已较长卿工”,将苏李与司马相如(长卿)进行比较,认为苏李在文学理论和实践上已经达到了与司马相如相当甚至更高的水平。司马相如是中国汉代著名的辞赋家,其作品以其华丽的文辞和深邃的思想著称,此处将苏李与之相比,表明了对苏李文学造诣的高度认可。
后两句“柏台高宴君无与,不在倡优狗马中”,进一步赞扬了苏李的文学地位。柏台,可能是指古代官署或宴会场所,这里用来形容高雅的聚会。诗句意为,在这样的高雅宴会上,苏李的才华无人能及,他不与那些低俗的娱乐活动(倡优,指艺人;狗马,指宠物或马匹,常用于比喻低俗的事物)相提并论,强调了苏李作为文人的高尚情操和卓越成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形象的描绘,高度赞扬了苏李在文学领域的杰出贡献和独特地位,展现了其作品的影响力和诗人的高尚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