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纱巾欹落夜堂边,自在能参法喜禅。
熟睡乍回翻有味,生衣初试亦堪怜。
惊栖三面巢枝鹊,长啸一声高柳蝉。
竹坞斗茶人散尽,博山香炉半垆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纱巾欹落夜堂边”写夜晚堂内,诗人披着纱巾,随意的姿态透出一种闲适。第二句“自在能参法喜禅”则点明诗人沉浸在参禅的喜悦中,心境自由自在。
“熟睡乍回翻有味”描述诗人从沉睡中醒来,回味梦境,觉得别有一番滋味。接着,“生衣初试亦堪怜”写诗人穿着新衣,虽然简朴,却也自得其乐,令人怜爱。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淡泊情怀。
“惊栖三面巢枝鹊,长啸一声高柳蝉”通过描绘巢中惊飞的喜鹊和柳树上鸣叫的蝉,营造出宁静的夜晚氛围,也寓含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最后两句“竹坞斗茶人散尽,博山香炉半垆烟”描绘了斗茶活动结束后,竹林小筑只剩下炉火半燃,烟雾缭绕,显得空寂而雅致,暗合了诗人追求的隐逸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日常生活细节入诗,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禅意生活态度,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不详
婆娑偃盖一抔前,阅尽沧桑五百年。
谡谡涛声凉欲雨,茸茸针刺密无天。
金仙换劫长如此,铜狄看人亦可怜。
贞白先生竟归去,得间长挂杖头钱。
碧山学士久焚鱼,爱子声华冰玉如。
章贡烟波迟笠屐,点苍云气接衣裾。
空江落木将回棹,白发青镫正倚闾。
高适陈登风谊古,沙头执手野踟蹰。
遥天笙鹤万峰青,石厂周遭雾雨溟。
今日吴中高士少,不愁月犯少微星。
采樵偶向洞天行,一局中间世已更。
不看仙人贪采药,模糊何复觅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