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叔器次路公弼韵

晚涂淹泊向谁论,白发名卿肯见存。

雒邑风流馀此老,故家文献有诸孙。

寺连狭径曾倾盖,船拥清溪尚一樽。

小驻鄱阳未宜远,欲凭书尺问寒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驹所作的《送范叔器次路公弼韵》。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范叔器分别时的情景,充满了深情厚谊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晚涂淹泊向谁论,白发名卿肯见存”,诗人感叹在人生的晚途上,能与之倾心交谈的人越来越少,尤其是那些曾经显赫一时的名士,如今却难觅踪迹。这里不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也暗含着对老友的怀念之情。

颔联“雒邑风流馀此老,故家文献有诸孙”,诗人提到洛阳(雒邑)曾是文化繁荣之地,而今虽已衰落,但仍有这位老者保持着那份风雅与文化的传承。同时,诗人还提到了老者的家族,说明其家族中不乏学识渊博之人,体现了对老者家族文化的肯定和敬仰。

颈联“寺连狭径曾倾盖,船拥清溪尚一樽”,描述了诗人与老者曾在寺庙旁狭窄的小径上相逢,两人共饮一樽酒的情景。这里的“倾盖”原指车盖相触,后引申为相遇或相交,形象地表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即使是在清溪边的船上,两人依然共享一樽美酒,体现了友情的纯粹与美好。

尾联“小驻鄱阳未宜远,欲凭书尺问寒温”,诗人表示虽然暂时停留于鄱阳,但并不打算远离,而是希望通过书信的方式,关心老友的冷暖,表达出对老友的牵挂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与老友分别时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怀念,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深意的送别之作。

收录诗词(421)

韩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论家。学者称他陵阳先生。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 字:子苍
  • 号:牟阳
  • 籍贯: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
  • 生卒年:1080~1135

相关古诗词

夏日谢人送酒

木末炎风晚更无,火云低傍古城隅。

正嫌酒作鸡冠赤,洗盏惊看白玉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又谢送凤团及建茶(其一)

白发前朝旧史官,风炉煮茗暮江寒。

苍龙不复从天下,拭泪看君小凤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又谢送凤团及建茶(其二)

山瓶惯识露芽香,细蒻匀排讶许方。

犹喜晚涂官样在,密罗深碾看飞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嘲蚊

物微深可悯,畏雨复兼风。

适见传呼宠,俄成扑地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