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驹所作的《送范叔器次路公弼韵》。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范叔器分别时的情景,充满了深情厚谊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晚涂淹泊向谁论,白发名卿肯见存”,诗人感叹在人生的晚途上,能与之倾心交谈的人越来越少,尤其是那些曾经显赫一时的名士,如今却难觅踪迹。这里不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也暗含着对老友的怀念之情。
颔联“雒邑风流馀此老,故家文献有诸孙”,诗人提到洛阳(雒邑)曾是文化繁荣之地,而今虽已衰落,但仍有这位老者保持着那份风雅与文化的传承。同时,诗人还提到了老者的家族,说明其家族中不乏学识渊博之人,体现了对老者家族文化的肯定和敬仰。
颈联“寺连狭径曾倾盖,船拥清溪尚一樽”,描述了诗人与老者曾在寺庙旁狭窄的小径上相逢,两人共饮一樽酒的情景。这里的“倾盖”原指车盖相触,后引申为相遇或相交,形象地表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即使是在清溪边的船上,两人依然共享一樽美酒,体现了友情的纯粹与美好。
尾联“小驻鄱阳未宜远,欲凭书尺问寒温”,诗人表示虽然暂时停留于鄱阳,但并不打算远离,而是希望通过书信的方式,关心老友的冷暖,表达出对老友的牵挂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与老友分别时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怀念,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深意的送别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