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曲

玉笙吹断兰皋暮,万里寒波向东注。

孤鸾惊啼老蛟舞,杂佩丛铃满烟雨。

湘娥凝愁低翠鬟,泪痕渍袖红斑斑。

苍梧天高九疑碧,云中帝子何时还。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愚的《湘中曲》描绘了一幅凄美的湘江夜景。首句“玉笙吹断兰皋暮”以悠扬的玉笙声在傍晚的兰皋边消散,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略带哀伤的氛围。接着,“万里寒波向东注”展现出湘江水势浩渺,寒意透骨,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离愁。

“孤鸾惊啼老蛟舞”运用了象征手法,孤鸾和老蛟的动态形象,寓言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烟雨中的“杂佩丛铃”,增添了画面的朦胧美,也烘托出诗人内心深处的迷茫与惆怅。

“湘娥凝愁低翠鬟,泪痕渍袖红斑斑”借湘水女神湘娥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叹,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无奈。最后两句“苍梧天高九疑碧,云中帝子何时还”以苍梧山的高远和九疑山的碧绿为背景,再次强调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期盼,以及对相聚遥不可及的深深遗憾。

整体来看,《湘中曲》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人世沧桑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41)

沈愚(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秦筝曲

高楼欲暮花含烟,嫣红落粉愁无眠。

含羞起舞银烛前,玉纤轻抹鸳鸯弦。

鸳鸯弦,凤凰曲。移妾心,置君腹。

形式: 古风

吊城南薛烈妇冢

马鞍山南湓渎西,凄凉孤冢临荒蹊。

行人借问白头姥,云是东邻小吏妻。

良人犯法因贪墨,京府差官受驱迫。

瞥然见此花娉婷,辄起狂心势相逼。

贞白之身岂可污,分甘苦乐随其夫。

宁为天边失群雁,肯学水面双飞凫。

发愤捐躯自经死,烈烈英风有如此。

叹息人间儿女曹,刚肠绝胜奇男子。

百年过眼成匆匆,感今怀古情无穷。

苍苔怨骨斜阳里,粉阁遗基蔓草中。

圣朝褒恤谁曾举,青史芳名未收取。

君不见从来埋没知几人,何独区区薛家女。

形式: 古风

长安道

西望长安道,东风吹绿尘。

斗鸡三市晓,跃马五陵春。

柳色迷行客,花香扑丽人。

金张居戚里,游宴不辞频。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真]韵

寒食对酒留别金陵知己

别离频对酒,去住惜分襟。

楚水归帆远,吴门驿路深。

晓钟孤客梦,寒月故乡心。

为语同袍者,愁多莫苦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