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穿山感事

荒城临海一山围,何事东方滞衮衣。

晓日每看牙将集,秋风自送远人归。

霜寒戍草嘶征马,潮落江门露钓矶。

欲请长缨何处是,且寻酒伴扣荆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徐渭的《寓穿山感事》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富有边塞气息的画面。首句“荒城临海一山围”,写出了山城坐落在海边的孤寂与荒凉,被一座山环绕,暗示了地理位置的偏远和环境的艰苦。次句“何事东方滞衮衣”,表达了对滞留在此地的官员们的疑问,暗示了可能的仕途不顺或怀才不遇。

接下来的两句“晓日每看牙将集,秋风自送远人归”,通过早晨将领们集结的场景和秋风吹送归客,展现了边关的日常和离别之感。"霜寒戍草嘶征马"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寒冷与战争的气息,马儿因霜寒而嘶鸣,显示出戍卒生活的艰辛。

尾联“欲请长缨何处是,且寻酒伴扣荆扉”表达了诗人的壮志未酬和无奈,他渴望像古人那样请缨报国,但现实中却找不到这样的机会,只能暂且借酒浇愁,扣打柴门寻求朋友的陪伴。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徐渭在困境中仍不失豪情壮志的个性。

收录诗词(1576)

徐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号:天池山人
  •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521—1593

相关古诗词

从少保公视师福建抵严宴眺北高峰同茅大夫沈嘉则

晋公雅望复英姿,坐领楼船远视师。

夜半自平淮蔡日,秋深同上华山时。

军营列岸江全绕,骑火穿林席屡移。

却说陪游宾从美,不妨帐底有风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与客登招宝山观海遂有击楫岑港一窥贼垒之兴谨和开府胡公之韵奉呈

沧海遥连雉堞明,登临喜共幕宾清。

千山见日天犹夜,万国浮空水自平。

不分番夷营别岛,愿图方略至金城。

归来正值传飞捷,露布催书倚马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宿长春祠夜半朱君扣榻呼起视月山缺处露钱塘仅一勺而夜气滃之

长春明月夜阑干,起视当眉尺五间。

千里林光俱浸水,一杯江气亦浮山。

似闻隔岫吹长笛,欲唤真官语大还。

忽忆广寒清冷甚,有人孤佩响珊珊。

形式: 七言律诗

恭谒孝陵正韵

二百年来一老生,白头落魄到西京。

疲驴狭路愁官长,破帽青衫拜孝陵。

亭长一杯终马上,桥山万岁始龙迎。

当时事业难身遇,冯仗中官说与听。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