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罗香二首(其二)

借病瞒愁,判闲作梦,单枕又惊春半。

小揭珠帘,隐隐似闻微叹。

罗帕重、洒泪成鹃,锦笺长、寄书寻雁。

莫因循、误了芳华,柔肠能得几回断。

题红前事谩省,空任香销粉蠹,舞衫歌扇。

除却榴裙,瘦尽楚腰谁见。

防夜约、拜月推寒,厌晨妆、蹋青嫌远。

最无情、最是飞花,晓风吹不转。

形式: 词牌: 绮罗香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里的复杂心情与情感纠葛。词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因病而伪装的愁绪、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过往美好回忆的追忆和对未来的忧虑。

词的开篇“借病瞒愁,判闲作梦”,点明了女子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她试图用疾病来掩饰自己的愁苦,以闲适的生活来逃避现实,但内心深处却难以平静。接着,“单枕又惊春半”一句,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女子在孤独的夜晚,惊觉春天已过半,暗示着她对时间的敏感和对青春易逝的感慨。

“小揭珠帘,隐隐似闻微叹”,通过细微的动作和声音,进一步刻画了女子内心的微妙变化,她轻轻拉开珠帘,仿佛听到了自己的叹息,这一细节表现了她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罗帕重、洒泪成鹃,锦笺长、寄书寻雁”,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女子用罗帕擦拭泪水,如同杜鹃啼血,用长信寄情,寻找远方的雁子传递思念,表达了她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莫因循、误了芳华,柔肠能得几回断”,提醒自己不要让时间白白流逝,不要让青春轻易破碎,体现了女子对自我命运的警醒和对爱情的珍视。

“题红前事谩省,空任香销粉蠹,舞衫歌扇”,通过回忆过去美好的事物,如题字于红叶、香消玉殒、舞动的衣衫与歌声,表达了对往昔快乐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这些美好事物如今已成空,只剩下回忆。

“除却榴裙,瘦尽楚腰谁见”,女子穿着石榴裙,形容她的身形消瘦,无人可见,进一步强调了她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防夜约、拜月推寒,厌晨妆、蹋青嫌远”,表达了女子对夜晚约会的警惕,害怕寒冷,对早晨化妆感到厌倦,对踏青活动的嫌弃,反映了她内心的矛盾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最无情、最是飞花,晓风吹不转”,最后两句以飞花和晓风为喻,表达了对无常命运的感慨,即使晓风也无法改变飞花的飘落,暗示了人生无常,美好事物终将消逝的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对生命、爱情、时间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21)

项鸿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 字:莲生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798~1835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四首(其一)

有限春宵无限梦,梦回依旧难留。

泪珠长傍枕函流。书来三月尾,灯尽五更头。

见说而今容易病,日高还掩妆楼。

桃花脸薄不禁羞。瘦应如我瘦,愁莫向人愁。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四首(其二)

乱红窣地春无主,宿寒还恋屏帏。

梦中何日是归期?玉台金屋,空逐彩云飞。

烟月不知人事故,夜深来照花枝。

蕙炉香烬漏声迟。阑珊灯火,残醉欲醒时。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四首(其三)

暝色一川谁管领,落霞点破空明。

枳篱开处钓船横。晚凉荷叶,浦微雨豆花棚。

载酒江湖无长物,药炉诗卷茶铛。

此生定与白鸥盟。浮家秋水,阔归梦晓云轻。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押[庚]韵

临江仙四首(其四)

一架牵牛花褪了,日长亭院秋清。

云罗低抹远山青。疏疏小雨,凉透木犀屏。

薄睡起来添半臂,夕阳又照西棂。

更无人会此时情。自钞宫谱,闲品玉靴笙。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