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驿奉简蹇公及公素

解缆未十里,峥嵘乱云黑。

北风吹波立,进咫退已尺。

努力度前湾,依林聊暂息。

船窗雨穿溜,狼藉沾衣席。

局蹐拥毡毳,愁坐终日夕。

仆夫劳敝馀,饥寒皆失魄。

对此伤人心,奈何远行客。

中宵豁阴翳,青天流月色。

同舟各解颜,安卧免欹侧。

人事有仓卒,天道叵测识。

向来行路难,未有新安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途中所见所感,充满了旅途的艰辛与内心的感慨。首句“解缆未十里,峥嵘乱云黑”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风雨交加、云雾缭绕的恶劣天气之中,船只刚刚离岸,还未行十里路程,就已经遭遇了如此险恶的环境。接下来,“北风吹波立,进咫退已尺”形象地展现了风浪之大,船只在风浪中艰难前行,每前进一小段距离,却又似乎后退了一尺,生动地刻画出航行的不易。

“努力度前湾,依林聊暂息”则描述了船队在艰难航行后,寻找一处可以稍作休息的地方,暂时摆脱风浪的侵扰。然而,即使是在短暂的休息中,也难以避免自然界的侵袭,“船窗雨穿溜,狼藉沾衣席”写出了雨水透过船窗,淋湿了船上的衣物和地面,营造出一种潮湿、压抑的氛围。

“局蹐拥毡毳,愁坐终日夕”进一步描绘了船员们在恶劣天气中的困苦生活,他们蜷缩在狭窄的空间里,穿着毛毯,愁眉不展地度过漫长的夜晚。仆人们因为长途跋涉而疲惫不堪,饥饿和寒冷使得他们精神恍惚,失去了常态。

“对此伤人心,奈何远行客”表达了诗人对船员们的同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作为远方旅人的孤独与无奈。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是同舟共济的朋友,也只能勉强露出笑容,以求安卧,避免因颠簸而感到不适。

最后,“人事有仓卒,天道叵测识。向来行路难,未有新安驿”总结了旅途的艰辛与不可预测性,暗示了前方未知的挑战和困难。尽管面对重重困难,但诗人并未失去希望,他相信前方总会有新的驿站等待着他们,给予他们休息和恢复的机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种种艰辛与挑战,以及在逆境中的人性光辉,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送周布政还广西

周子湘中彦,桂芳昔同官。

清姿玉瓒贵,雅量湖海宽。

所发必归厚,所履必由端。

霜台既展骥,秋曹亦翔鸾。

中尝擢近职,所树皆桓桓。

遂授方岳寄,八桂开大藩。

勉勉敷上德,孜孜救民难。温若春阳煦,润若时雨?。

劳勤十载馀,坐镇边隅安。

考绩进禄秩,蒙恩复南辕。

嗟予久间阔,暂晤仍鲜欢。

相送即脩途,相期惟岁寒。

何以表中愫,聊赠青琅玕。

形式: 古风

送芮长史致政还乡

芮君毗陵彦,发轫贤能科。

十年凤凰池,近侍增光华。

简升春宫臣,司经侍讲席。

朝绅五品贵,旦暮储皇侧。

鞠躬勤小心,言行恪有常。

出入谨仪度,玉佩鸣玱玱。

再升亲藩辅,所寄诚独重。

正道与直言,肯惭贾与董。

春秋登七十,从容告归休。

拜稽辞贤王,归朝谢宸旒。

我昔官桂芳,于君实联署。

况复紫垣南,廨宇相邻住。

相亲日相好,岁久交谊深。

明月映澄潭,两照知己心。

暮龄乃乖分,关山隔南北。

时诵停云诗,相望但相忆。

今来语未竟,遽复倒离尊。

重晤知何时,黾勉频加餐。

形式: 古风

题枯木竹石

乔木风霜古,贞石金铁如。

所以尚志人,乐偕木石俱。

况有淇澳姿,清风当座隅。

力田有馀暇,足用适诗书。

形式: 古风

送徐提点被召赴北京

圣人嗣天位,郊庙亲玉鬯。

明堂一弘新,禋祀徵助相。

之子奉纶音,诘朝戒征两。

岧峣万岁山,双阙五云上。

鹓行余将簉,鹤驭子先倡。

纷若明汉星,皆维北辰向。

形式: 古风 押[漾]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