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五首(其二)

惯弄瑶琴与琵琶,清音历历遍天涯。

堪嗟不入聋人耳,空使西山月又斜。

形式: 偈颂 押[麻]韵

翻译

常常弹奏瑶琴和琵琶,清脆的声音响彻天际。
可惜这些美妙乐曲无人倾听,只能让西山的月亮独自落下。

注释

瑶琴:古代的一种弦乐器,有十三根弦,音色优美。
琵琶: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四根弦,音色丰富。
历历:清晰可闻,形容声音分明。
堪嗟:叹息,表示遗憾或感慨。
聋人:指听不见的人,这里暗指不识音乐之人。
空使:白白地,徒然。
西山月:借指美好的事物无人欣赏,月亮也显得孤独。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达观所作的《颂古五首(其二)》。诗人以琴瑟琵琶的清音自比,表达了才艺无人欣赏的感慨。"惯弄瑶琴与琵琶"描绘了诗人娴熟的音乐技艺,"清音历历遍天涯"则暗示了他的才华横溢,然而"不入聋人耳"揭示了世无知音的孤独和无奈,最后"空使西山月又斜"则借月落西山的画面,渲染出一种寂寥和时间流逝的感伤。整首诗寓言性强,体现了禅宗诗中常有的以物抒怀、借景言志的特点。

收录诗词(6)

释达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五首(其一)

长安深夜雪漫漫,欲觅心安转不安。

纵使言前开活眼,那知已被老胡谩。

形式: 偈颂 押[寒]韵

颂古五首(其五)

村饮夜归来,健倒三四五。

摩挲青莓苔,莫瞋惊著汝。

形式: 偈颂

颂古五首(其四)

良玉不雕,美言不文。烟村三月里,别是一家春。

形式: 偈颂

为李端愿居士说偈

三十八岁,懵然无知。及其有知,何异无知。

滔滔汴水,隐隐隋堤。师其归矣,箭浪东驰。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