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阻燕子矶游至三台洞

枕江一片石,逶迤十余里。

峭壁插长空,高崖嗑江水。

仰面神魂飞,一望寒生眦。

崎岖路不穷,嵌空错难理。

猿狖不得攀,乌鹊无栖止。

初洞亩盈余,小结依崖址。

山腰二洞幽,乔木秀悬藟。

百折到三台,倒挂石垂蕊。

中有一泓泉,汩汩流山髓。

仿佛敲清磬,声随风远迩。

高瞻见草庵,欲达无由抵。

吁嗟我远行,浪薄孤舟舣。

程阻得胜游,虽忧亦成喜。

慷慨问山灵,来此人凡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明末时期游览燕子矶至三台洞的壮丽景象和内心感受。诗中以“枕江一片石”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沿江而行的壮观景色,随后通过“峭壁插长空,高崖嗑江水”进一步渲染了山势的险峻与江水的浩渺。诗人通过“仰面神魂飞,一望寒生眦”表达了面对如此壮丽景色时内心的震撼与敬畏。

接下来,“崎岖路不穷,嵌空错难理”描述了道路的曲折与复杂,以及沿途自然景观的奇特。诗人用“猿狖不得攀,乌鹊无栖止”强调了环境的险恶与荒凉,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

“初洞亩盈余,小结依崖址”则转向对洞穴的描绘,表现了自然之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接着,“山腰二洞幽,乔木秀悬藟”进一步展示了山洞的神秘与树木的茂盛,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百折到三台,倒挂石垂蕊”描绘了到达目的地的过程,充满了挑战与艰辛,但最终的美景让人心生喜悦。“中有一泓泉,汩汩流山髓”则将视线引向一处清澈的泉水,象征着生命之源与自然的滋养。

“仿佛敲清磬,声随风远迩”通过比喻,展现了泉水流动的声音如同清磬之音,悠扬回荡,给人以心灵的触动。最后,“高瞻见草庵,欲达无由抵”表达了诗人对远处草庵的向往,却因某种原因未能到达,留下了一丝遗憾。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神秘,也反映了诗人面对自然时的敬畏之情、探索之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奇观与哲思的世界。

收录诗词(7)

穆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乌江项王庙

霸王气概世,至死亦豪雄。

重围既已脱,不忍见江东。

一点羞耻念,颈血饛膏锋。

即今瞻庙貌,凛凛钦英风。

汉高千载下,威名终逊公。

形式: 古风

梅花

秉性自孤洁,琼姿带雪眠。

香因幽倍远,色以素为妍。

澹荡寒山月,凄迷野水烟。

罗浮幽梦幻,长此伴神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春晴

四围新翠接苍穹,九十春光景不同。

蝶使蜂媒游化日,莺梭燕剪织芳丛。

柳侵书案窗分绿,花覆村溪水借红。

试问韶华谁领略,太平佳气在江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新柳和韵

万紫千红斗艳时,独舒新绿挂轻枝。

莺迁屡掷金梭过,鱼避还疑饵线垂。

烟锁深沉牵别院,风吹摇曳系愁思。

东君若是无情者,谁教春添如许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