彦鲁?字号卷余擢为开封第三用彦鲁韵

寂寂醒醒谁得知,万重故纸压须弥。

不缘饶舌丰干道,拾得山间底小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寂静中醒来又有谁知,重重古籍如山压着须弥
如果不是因为多嘴传播佛法,谁能捡到山中小孩的遗物

注释

寂寂:形容非常安静。
醒醒:形容从沉睡或昏迷中苏醒。
故纸:泛指古代的书籍。
须弥:佛教中的大山,象征宇宙中心。
饶舌:多嘴,爱说话。
丰干道:可能指佛教中的某个禅师或者佛法传播者。
拾得:捡到,拾取。
山间底:山中的深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题目为《彦鲁?字号卷余擢为开封第三用彦鲁韵》。诗中表达了一种孤独而深沉的情感。"寂寂醒醒谁得知"描绘了诗人在寂静中独自醒悟,无人理解的境况,透露出一种寂寞和无奈。"万重故纸压须弥"运用夸张手法,比喻自己被繁重的学问或事务所包围,如同须弥山般沉重。"不缘饶舌丰干道"暗示自己并非为了炫耀或博取名声,而是出于内心的追求,"丰干道"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修行之路。最后两句"拾得山间底小儿"则以谦逊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的谦虚态度,仿佛自己只是在山野间偶然发现的小孩,对知识的探索充满好奇和敬畏。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含了诗人对学问的执着追求,以及在孤独探索中保持谦逊的心态,体现了宋代理学士人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省曹梦游山示无斁

万里归来兄弟乐,百年多病井庐思。

如何骑马穿靴地,只梦登山著屐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祝家墩阻水旦起舟人云天上风花顺矣作一绝

依依牛马辨平沙,三日扁舟近祝家。

明日扬帆应复驶,蒸云散乱作风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贵溪在信州城南其水西流七百里入江

玉山东去不通州,万壑千岩隘上游。

应会逐臣西望意,故教溪水只西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贵溪徐氏招隐园昔王表避乱居此山依之者数千家其诗云逍遥入南斗者也

鬼谷西来一丈清,三山箕拱慰高情。

时平尚欲依王表,南斗逍遥毕此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