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次陈尹子善韵(其三)

神仙宫府画图开,端使诗人咏有莱。

灯火直从天半落,绮罗都向月中来。

已闻献策瞻龙衮,又见吹笙下凤台。

莫遁草茅无补报,也曾终夕望三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凌云翰的《元夕次陈尹子善韵(其三)》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辉煌景象和诗人的情感寄托。首句“神仙宫府画图开”以神仙府邸比喻元宵夜的繁华,如同画卷般展开,引人入胜。接下来的“灯火直从天半落,绮罗都向月中来”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明亮的灯火仿佛从天际落下,华美的服饰映照月色,营造出节日的热闹与华丽。

诗人通过“已闻献策瞻龙衮,又见吹笙下凤台”表达了对贤能人士的期待和对朝廷的忠诚,自己虽然身处草茅,但仍怀揣着为国效力的愿望,希望能得到重用。“莫遁草茅无补报”表达了诗人不甘于平凡,渴望有所作为的心态。最后,“也曾终夕望三台”则流露出诗人对高位的向往,以及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整首诗以元宵节为背景,融合了对盛世景象的赞美和个人抱负的抒发,展现了元代文人既享受节日欢乐,又心系国家命运的双重情感。

收录诗词(797)

凌云翰(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 字:彦翀
  • 籍贯:浙江仁和

相关古诗词

望云图

长空望极转销沉,独立苍茫辨远岑。

爱日每关为子意,看云长动忆亲心。

自怜五色衣将弊,谁记三山路更深。

莫遁大行成往事,诗传陟岵有遗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方叔几午峰书舍诗卷

白云孙子笔砚灵,明德与汝称惟馨。

午峰门对结精舍,三传阁束穷遗经。

时来华裾识葱翠,夜半梨杖吹烟青。

慈亲和胆助勤苦,伫听唱名当大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分题得钟山送沈明德

钟山正对石头城,进士元非隐士名。

好看龙蟠并虎踞,争教鹤怨与猿惊。

三春游兴云同远,千里归心月共明。

去去会登群玉府,致身何必羡蓬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分题得秦淮送杜士能

春波城下自涟漪,一舸夷犹任所之。

月过女墙潮落后,烟笼寒水夜分时。

双双堂燕衔沉见,白白淮鱼入馔知。

期子有才如杜牧,此行莫惜重题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