荻港早行

水国宜秋晚,羁愁感岁华。

清霜醉枫叶,淡月隐芦花。

涨落高低路,川平远近沙。

炊烟青不断,山崦有人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水乡的秋天傍晚特别适宜,旅人的愁绪被岁月的流转触动。
清冷的霜打红了枫叶,朦胧的月光下芦花若隐若现。
河流涨落中道路忽高忽低,远处近处的沙滩连绵不断。
炊烟袅袅上升,青色不断,山的那一边有村落人家。

注释

水国:水乡。
宜:适宜。
秋晚:秋天傍晚。
羁愁:旅人愁思。
岁华:岁月。
清霜:清冷的霜冻。
醉:使……变红。
枫叶:枫树叶子。
淡月:朦胧的月光。
隐:隐藏。
涨落:河流涨落。
高低路:道路高低起伏。
川平:河流平静。
远近沙:远处近处的沙滩。
炊烟:升起的炊烟。
青不断:青色连绵不断。
山崦:山的西面或南面。
人家:村落人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水乡的早晨景色,诗人身处异乡,心中充满羁旅之愁。"水国宜秋晚",点明了水乡秋季傍晚的适宜气候,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羁愁感岁华",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清霜醉枫叶",通过枫叶被霜染红的形象,展现了秋日的色彩斑斓,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内心的愁绪。"淡月隐芦花",描绘了月光下的芦花,朦胧而静谧,增添了画面的诗意。

"涨落高低路,川平远近沙",细致地描绘了道路随着水势起伏,河流平静,远处的沙滩清晰可见,展现出水乡独特的地理风貌。"炊烟青不断",炊烟袅袅上升,与青天相接,象征着生活的气息和人间烟火。

最后,"山崦有人家"以远处山脚下的人家作结,既点明了诗人的视线所及,又暗示了生活的温馨与希望,给人留下回味的空间。

总的来说,许有壬的《荻港早行》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水乡的晨景图,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的羁旅之感和对家乡的思念。

收录诗词(441)

许有壬(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

  • 字:可用
  • 籍贯: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1286~1364

相关古诗词

千秋岁

青年诗好。正坐声名早。攀李杜,凌郊岛。

官惭才力弱,技悟文章小。

青镜里,朱颜不觉成衰老。

习气消除尽,惟酒娱昏晓。思阮子,甘兵校。

因知身外事,何似尊前笑。

追往昔,中书已署阳城考。

形式: 词牌: 千秋岁

千秋岁.即席次可行见寿乐府韵

谀人称好。何似归来早。营五亩,如三岛。

深杯江海浅,老眼乾坤小。

松竹在,肯教老圃秋容老。

方外多真趣,池上宜清晓。随里社,游乡校。

逢场皆可乐,得句惟供笑。

吾有政,考功不校闲官考。

形式: 词牌: 千秋岁

六州歌头.次马明初韵书所见

轩昂仙侣,风度似吾侪。凡鸟辈,虽累百,总与台。

敢偕偕。

何处风丝客,昧平昔,恣豗突,形迹异,天壤隔,剧相排。

老眼浑如无见,云霄远,未便时乖。

笑蛛蝥肆螫,自丧亦多哉。我出尘埃。浩无涯。

有旁观者,同气类,公好恶,挺身来。

行不义,宜自毙,坐虺颓。任奸回。

万事如翻手,吾方此,外形骸。

来汝鹤,吾有语,汝无哀。

谁遣乘轩烜赫,令此辈、眼不能开。

付恩仇一笑,漫且啄莓苔。休面三槐。

形式: 词牌: 六州歌头

六州歌头.次明初为寿韵

避贤解组,三见太行秋。惭昼锦,犹远胜,敝貂裘。

玩沧洲。

霜水清如玉,穷霄壤,忘物我,恢障塞,无牖户,底绸缪。

自笑平生事业,知今日,颇善为谋。

有静中至乐,何处更天游。已分淹留。醉乡侯。

有江湖客,翰墨友,凌元白,压曹刘。

论文暇,陪杖屦,事觥筹。共藏修。

世态谁能校,轻肮脏,重伊优。

吾有政、锄药圃,治瓜畴。

说与渔夫樵叟,既相好、岂但相犹。

任多言莫及,野渡有孤舟。天地沙鸥。

形式: 词牌: 六州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