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商道昔波荡,周王网九围。
二子如冥鸿,翩然独高飞。
周粟固可耻,薇亦周之薇。
云胡挟孤愤,了不悟众诽。
天地有正气,日月无斜晖。
惜哉权一字,谬误无已时。
武德纣之虐,贤者诚知之。
为欲扶此教,之死不愿违。
吁嗟臣道薄,千载常凄其。
欲上西山望,草际露未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耆卿的《夷齐咏》,通过对伯夷和叔齐两位古代贤人的描绘,表达了对忠诚与坚守道德原则的赞美,以及对社会风气败坏的忧虑。诗中以商朝末年周文王设网围捕为背景,比喻两位贤人如孤鸿般超脱世俗,拒绝接受周朝的粮食,宁愿食薇(野菜),象征他们对纣王暴政的鄙视和对理想道德的执着。
"商道昔波荡,周王网九围"描绘了历史的动荡,"二子如冥鸿,翩然独高飞"则刻画了伯夷和叔齐的高尚情操。"周粟固可耻,薇亦周之薇"进一步强调他们的清高和对周朝的批判。"云胡挟孤愤,了不悟众诽"表达了他们面对非议的坚定立场。
诗人感慨"天地有正气,日月无斜晖",认为世间仍有正义,然而"权一字谬误无已时",暗示权力的滥用导致错误不断。"武德纣之虐"是对暴君的直接批评,"贤者诚知之"表达贤者对暴政的清醒认识。"之死不愿违"体现出他们至死也不改变立场的决心。
"吁嗟臣道薄,千载常凄其"揭示了忠臣之道在当时被忽视的悲哀,"欲上西山望,草际露未晞"以景结情,寓言他们高尚人格的永恒,即使在困境中,也保持着对理想的追求。
整体来看,《夷齐咏》是一首借古讽今,赞扬忠贞节操,批判现实政治的诗歌,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和人文关怀。
不详
万化逐流水,一往不复回。
昨日栏中花,今晨安在哉。
焚香心如冰,未受寒暑催。
赠花以片言,自落还自开。
我不学楚人,滋兰以自馥。
亦未羡东陵,种瓜以混俗。
富贵自有时,贫贱宁可欲。
达则济四海,穷则独善足。
狂飙捲春去,永日送夏来。
天地一剧戏,役人如婴孩。
借使长青春,人生能几回。
仰羡松心坚,雪里常崔嵬。
稷契不明经,伊傅不决科。
方册镌勋名,千古光不磨。
百年等一死,自立须嵯峨。
啾啾候虫鸣,辛苦如之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