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口

溪坞晚含风,山营夜依谷。

栖鸟息复惊,归云断还续。

画舸止宵征,连舻衔尾宿。

戍鼓杂鸣笳,秋声一何肃。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溪边和山间的宁静与动态交织的景象。首句“溪坞晚含风”,以“含”字生动地描绘出傍晚时分,溪边的坞地被晚风吹拂的情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接着,“山营夜依谷”则将视线转向山间,夜晚的山仿佛在山谷中寻求依靠,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静谧感。

“栖鸟息复惊,归云断还续”两句,通过鸟儿的短暂休息与突然惊飞,以及云朵的暂时消失与再次出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画舸止宵征,连舻衔尾宿”描绘了夜晚船只停泊的场景,船只相连,如同一条长龙,静静地停靠在岸边,象征着旅途的结束和暂时的安宁。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蕴含了对生活节奏的反思。

最后,“戍鼓杂鸣笳,秋声一何肃”两句,通过戍楼的鼓声和胡笳的鸣响,以及秋天特有的肃杀之气,勾勒出边塞或边境地带的紧张氛围,与前面的宁静形成对比,展现了不同场景下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面貌和时间流转中的生命状态,既有宁静之美,也有动态之趣,富有深意。

收录诗词(179)

陈基(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今属张家港市)。元末江南著名文人,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溍。元末大乱,群雄纷起,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闻其名,召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参其军事,张士诚称王,授内史之职,后迁学士院学士。军旅倥偬,飞书走檄多出其手。朱元璋平吴,爱其才,召之参与《元史》的纂修工作,书成后赐金而还,卒于常熟河阳里寓所。能文善书,写的诗也有不少是反映张士诚起义军生活。明史有传。著有《夷白斋稿》35卷,内诗1卷,文24卷,又外集诗、文各1卷

  • 字:敬初
  • 籍贯:台州临海(今属浙江)
  • 生卒年:1314-1370

相关古诗词

东塘

轻舟下溪口,却转东塘路。

鸡犬近相闻,渔樵远城戍。

虽经丧乱后,渐有承平趣。

处处白蘋花,家家红槿树。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吴江

城邑带秋水,盈盈笠泽湄。

西风一夜起,鸿雁尽南飞。

晋日东曹掾,唐朝左拾遗。

长揖谢轩冕,悠悠千载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楚州旧将歌

楚州旧将守楚城,身与群凶殊死争。

父母遭烹妻子戮,终天之恨何时平。

近从王师却征楚,归寻父母身死所。

忍疼刺血渍白骨,髑髅无言泪如雨。

烹父之卒今尚存,恐惧复雠前自陈。

将军谢卒汝勿畏,我志为国非为亲。

群凶所重在其首,汝辈区区复何有。

若令歼戮止渠魁,亲骨有知当速朽。

将军将军孝且忠,天地有尽悲无穷。

吾闻古有王陵母,仗剑杀身成汉功。

形式: 古风

送李景先录判

阊门柳枝短,君行不可缓。

赠君不折杨柳枝,劝君饮此金屈卮。

丈夫将身誓许国,安用当歌伤别为。

青丝络控黄金勒,游宦鄱阳山水国。

何处春风最忆君,琵琶洲上蘼芜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