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献吉游西山韵(其一)

君有踏春兴,招呼我亦从。

登高攀石磴,眺远听山钟。

风起偏依树,云来欲暗峰。

过桥逢野寺,一径入深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与友人一同踏春游历西山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首句“君有踏春兴,招呼我亦从”开篇即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出游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邀请欣然应允的心情。

接着,“登高攀石磴,眺远听山钟”两句,生动地展现了登山的过程与所见之景。诗人通过“登高”、“攀石磴”的动作,表现了对自然的亲近与探索精神;而“眺远”则展现了开阔的视野,仿佛能望穿云雾,尽览山川之美。“听山钟”则暗示了山间寺庙的存在,增添了诗作的禅意与宁静氛围。

“风起偏依树,云来欲暗峰”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自然界的动态美。风吹动树木,云遮蔽山峰,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也寓意着变化无常的人生哲理。

最后,“过桥逢野寺,一径入深松”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小插曲——遇见了一座隐匿于山间的野寺,以及一条通往幽深松林的小路。这不仅丰富了诗作的场景,也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让人感受到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美好体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游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及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42)

张凤翔(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李献吉游西山韵(其二)

傍山春更好,散步一相从。

密树封荒殿,圆苔上古钟。

门通桥北路,云锁塔前峰。

斜日西山下,归鸦认故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挽刘鍊师

日暮云深处,王孙不可招。

铁桥春未度,丹灶火初销。

谁拄开山杖,空留煮月瓢。

海风鹤驾远,疑赴阆风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边警

枉矢欃枪逼斗杓,边城烽火纵天骄。

经年戎马虚奔骛,向夜星辰半动摇。

外府尽烦刘转运,北军争得霍嫖姚。

桑中一饭犹知报,樗散无谋补圣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七夕

綵线珠楼月半轮,共看河鼓会天孙。

儿童争喜蛛丝网,庭院何惭犊鼻裈。

书传古香生齿颊,机梭空影落匏尊。

桥填鹊石通银浦,乞巧何时叫帝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