俨山精舍晚意

风蝉咽翘林,江鸥泳别渚。

云霞变初秋,焦枯慰时雨。

岂乏凌冲志,蓬瀛渺何许。

兀坐当轩楹,凉飙满衣苧。

中炯常晏如,外纷亦屡拒。

会心适寡谐,顾影闻独语。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俨山精舍中所感受到的傍晚之景与内心情感。首句“风蝉咽翘林,江鸥泳别渚”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风中的蝉鸣与江上的鸥鸟各自在各自的天地里悠然自得。接着,“云霞变初秋,焦枯慰时雨”则通过云彩和雨水的变化,暗示季节的更迭,以及雨水对干涸大地的慰藉,寓意着希望与重生。

“岂乏凌冲志,蓬瀛渺何许”两句,诗人借由对仙山蓬莱的向往,表达了自己虽有高远的志向,却难以实现的无奈与感慨。接下来,“兀坐当轩楹,凉飙满衣苧”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屋檐下,感受着微风吹拂的情景,衣物被凉风填满,既表现了环境的清凉,也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中炯常晏如,外纷亦屡拒”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外界纷扰的淡然态度。即使外界环境复杂多变,他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不受外界干扰。“会心适寡谐,顾影闻独语”最后两句,诗人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在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心境,虽然理解与共鸣可能不多,但依然能听到自己的声音,坚持自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明代文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超然态度和对理想境界的不懈追求。

收录诗词(1452)

陆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风雨夜拥炉防警楫儿从傍屡作啼思

野居宁免惧,所恨乏兼赀。

鸡犬偶不宁,儿女成悲啼。

青毡有旧物,绿林多健儿。

昨闻东西陌,颇受狐鼠欺。

明灯守长夜,风雨正凄其。

岂云网可漏,无乃岁阻饥。

春阳正骀荡,民物方皞熙。

愿言寄当路,莫惮催科迟。

形式: 古风

杂诗三首(其一)

四叙若鳞次,君子感变迁。

昨日夏热酷,今夕秋月鲜。

凉飙振天末,草树失故妍。

元鸟逝不返,苍鹰厉高鶱。

苟无豳风人,何以卒岁年。

形式: 古风

杂诗三首(其二)

古井春无泉,槁木夏无枝。

仲尼叹粪土,诗人咏德基。

中夕起坐叹,叹息将奚为。

去者日己远,来者安可期。

不见令名士,监古乃得师。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杂诗三首(其三)

敝帏殉老马,恩义贵有终。

三良从下世,黄鸟哀国风。

蚁穴堕太山,蛆流毒桓公。

弃置万夫望,忧来不能穷。

浩歌当永夕,沉思夜将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