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苏澳从军诗(其三)》由清代诗人张云锦所作,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对烈士英勇牺牲精神的颂扬与对战乱中人性的深刻反思。
首句“死边为烈士”,开篇即点明主题,强调在战场的最前线,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而英勇献身的勇士们,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接着,“搏兔乃戕狮”一句运用对比手法,以捕猎小动物时的轻率行为来比喻对待战争的不慎重态度,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不可轻视。
“末将能相殉,忠魂可并祠。”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忠诚与牺牲的主题,即使是最普通的士兵,也能为了国家和信仰而英勇地与敌人同归于尽,他们的忠魂值得被后人纪念与祭祀。
“捐躯难瞑目,裹革尚存尸。”这两句描述了烈士们在牺牲后,即便闭上眼睛也无法忘却战场上的悲壮情景,他们的遗体仍然被包裹在战袍中,保留着战斗的姿态,体现了他们对国家和事业的执着与热爱。
最后,“后劲多观望,阴风撼大旗。”这一句则反映了战争中后方人士的态度,他们或许更多地是观望而非亲身参与,但战争的阴风依然能够撼动象征国家力量的大旗,暗示了战争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深远,不仅直接波及前线战士,也影响到后方民众的心理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对比,表达了对英勇牺牲的烈士们的崇高敬意,同时也揭示了战争带来的深重苦难和对人性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