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梦英大师

携筇何日别长沙,凤篆功夫世所嘉。

秦岭夜吟残海月,章台春讲雨天花。

净瓶远贮湘潭水,片衲晴披岳面霞。

圣主有恩酬绝艺,帘前师号紫袈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何时能带着竹杖离开长沙,你的书法技艺被世人赞赏。
在秦岭的夜晚,我在残月下吟诗,春天在章台讲经时,雨中仿佛有天女散花。
你把湘潭的清水装在净瓶中,晴天披着岳麓山的朝霞出行。
圣明的君主会因你的绝技而施恩,你在帘前被尊称为紫袈裟的法师。

注释

携筇:拿着竹杖。
别长沙:离开长沙。
凤篆:精致的书法。
功夫:技艺。
嘉:赞赏。
秦岭:中国西部山脉。
夜吟:夜晚吟诗。
残海月:残缺的月亮。
章台:古代长安的街道名。
春讲:春天讲经。
雨天花:雨中的天女散花。
净瓶:洁净的瓶子。
湘潭水:湘潭的水。
片衲:单薄的僧衣。
岳面霞:岳麓山上的朝霞。
圣主:圣明的君主。
酬绝艺:回报绝世技艺。
师号:法师的称号。
紫袈裟:紫色的僧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文度赠给名叫梦英的大师的作品,表达了对大师的敬仰和对其修行技艺的赞赏。首句“携筇何日别长沙”描绘了大师离开长沙的场景,暗示着他的云游生涯;“凤篆功夫世所嘉”赞美了大师在书法(凤篆)上的高超技艺,世人皆推崇。

“秦岭夜吟残海月”写大师在秦岭之夜吟诵经文,月光如海,意境深远;“章台春讲雨天花”则描绘了他在春天于章台讲经时,仿佛有天女散花般的神圣氛围。

“净瓶远贮湘潭水,片衲晴披岳面霞”两句通过大师的生活细节,展现了他的清修生活和对自然的亲近;“岳面霞”更是寓言大师的品格如山岳般崇高,映照着晴空中的朝霞。

最后,“圣主有恩酬绝艺,帘前师号紫袈裟”表达了皇帝对大师的恩赐,认可其超凡技艺,并以“紫袈裟”这一象征身份的服饰,进一步凸显大师的地位和尊崇。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赞美了大师的才情与修为,也体现了对其人品的敬仰,是一首典型的敬师颂德之作。

收录诗词(2)

赵文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月池

道人院外一池横,源水流来静且清。

明月自能夜夜到,镜光上下鉴虚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水阁

四围绿水绕重重,孤阁高撑渺渺中。

人在阁中忧思远,应随水到海涯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东岑

读书茅屋白云岑,日月如流老欲侵。

岑傍松杉栽万树,于兹十载已成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石泉

石上泉流泉上石,泉之寒冽石坚贞。

补天到海何须论,且慰往来行路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