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新创云山观于州治之东诗以颂之

华榱胜概实相兼,却笑滕王诧栋帘。

海内一云高出岫,江南列嶂杳平檐。

作霖锡命宜爰立,维石兴歌正具瞻。

寰宇固应同德宇,共期羹鼎试梅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翻译

华丽的屋檐确实兼有壮观之美,反观滕王阁的惊叹显得微不足道。
海内的云彩高耸入峰,江南的山峦连绵直至屋檐消失在远方。
适时降雨赐予重任,他如同众望所归的领袖,人们期待他的歌声充满力量。
全世界应当如同一个大家庭,共同期待在和谐中品尝梅盐的美味。

注释

华榱:华丽的屋檐。
胜概:壮观的景象。
滕王:指滕王阁。
诧栋帘:对屋檐的惊叹。
高出岫:高耸入峰。
江南列嶂:江南的连绵山峦。
杳平檐:直至屋檐消失。
作霖:适时降雨。
锡命:赐予重任。
爰立:众望所归。
具瞻:充满力量的领导者。
寰宇:全世界。
同德宇:如同一个大家庭。
羹鼎:和谐共处。
梅盐:比喻美好的事物或和谐的氛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矩的作品,名为《相公新创云山观于州治之东诗以颂之》。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在赞美一处新建的云山观,并通过自然景观来表达对当地官员(相公)的敬意和对其政绩的肯定。

"华榱胜概实相兼,却笑滕王诧栋帘。" 这两句诗中,“华榱”指的是精致美丽的建筑物,“胜概”则是形容事物美好的轮廓和气势。整句话表达的是云山观不仅外表华丽,而且内部结构实用,甚至超越了古代名相滕王(即滕胄)的宅邸。

"海内一云高出岫,江南列嶂杳平檐。" 这两句描绘的是云山观所处的自然景色,意在表达云山观之所以能建造得如此壮丽,是因为它依托着如同高远云层般的高峰,以及江南连绵不绝的山脉。

"作霖锡命宜爾立,维石兴歌正具瞻。" 这两句诗中,“作霖”可能指的是天降甘霖之雨,即吉祥的征兆;“锡命”则是指官员被赋予重任。在这两句里,作者通过对自然现象和人间事务的联想,表达了对云山观以及相公治理有序、得民心的赞美。

"寰宇固应同德宇,共期羹鼎试梅盐。" 最后两句诗则是希望天下太平,与“德”(即道德、品行)相同的境界,并通过古代尝盐以知天下的故事,表达了对相公能够像尝盐一样,能辨识民心所向,期望他能继续施展美德,带领百姓走向更好的未来。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云山观的描写和自然景色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于相公治理才能和品格的高度评价,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118)

张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戴式之自越游江西

石屏峰下孤吟客,吟到头童更苦吟。

四海江山多识面,百年人物半知心。

诗于唐米偶先后,较以杜韦无古今。

容易相逢容易别,不堪回首白云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留别耘业林逢吉饭牛翁郑简子

天台山下两诗仙,剪雾裁冰五十年。

耘业三间千古意,饭牛数集几人传。

半江明月曾同赋,一段清风岂偶然。

匹马冲寒西驿路,碧云苒苒思绵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雪后呈邵尧章权尉

刮地风成阵,漫空雪作团。

侵陵诗骨瘦,开拓酒肠宽。

入竹寒声细,缄梅冷艳乾。

长官何太喜,农事正相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楼中即事

园亭已觉晴檐暖,楼上东风尚峭寒。

燕垒泥乾芹菜老,蜜房香满杏花残。

诗怀正似晓山好,酒量不如春水宽。

陌上儿童应笑我,黄昏犹自倚兰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