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山寺四首(其二)

水国开金界,江天耸玉台。

中流双砥柱,一水两蓬莱。

古刹临无地,毫光接上台。

凭高最箫瑟,风雨隔江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金山寺的壮丽景象与诗人登临之感。首句“水国开金界”,以“金界”形容金山寺所在之地,既突出了金山寺的辉煌,也暗示了其在水国中的独特地位。接着,“江天耸玉台”一句,将金山寺比作耸立于江天之间的玉台,形象地展现了其高耸入云的气势。

“中流双砥柱,一水两蓬莱”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金山寺所在的江面比作波涛汹涌的大海,而金山寺则如同海中的砥柱,稳如磐石,又仿佛是仙境中的蓬莱,令人向往。这两句不仅描绘了金山寺的地理位置险要,更赋予了它超凡脱俗的意境。

“古刹临无地,毫光接上台”进一步渲染了金山寺的神秘与庄严。古刹似乎直接矗立在虚空之中,与天空相连,毫光闪耀,仿佛连接着更高的境界。这不仅表现了金山寺的崇高地位,也暗示了其内在的精神力量。

最后,“凭高最萧瑟,风雨隔江来”两句,通过描写站在高处所感受到的清冷与风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站在金山寺之上,面对着江面的风雨,诗人或许感受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深沉,这种感受既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金山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精神境界的追求,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1617)

张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金山寺四首(其三)

照水烟鬟矗,凌波玉笋孤。

更疑北海若,擎出碧珊瑚。

日落蛟龙立,天高鹤鹳呼。

钟鸣僧不语,寒色满菰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登金山寺四首(其四)

海口霞明树,波心月渡僧。

拂云高顶竹,照水下方灯。

天远孤城壮,潮平怪石层。

閒过竹院话,净饭共南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庚子元日过赵钧甫绚霞馆

岁献江边客,源寻溪上花。

林深春似酒,日煖树为霞。

山向楼心蹑,门随石嘴斜。

乘风还有约,从尔觅胡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夜宴赵文镇环玉馆

客自竹林至,春归杨柳时。

台当金嵂崒,溪绕玉逶迤。

月下栽桃叶,花前谱柘枝。

君名虽第五,何必减骠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