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二首(其一)

晋公早许济时才,少主恩缘数世来。

跋扈强藩能驾驭,艰难天宪复昭回。

六年行意身何憾,万死投荒世可哀。

莫诮平泉犹未达,我心陵谷尚难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诗人陈曾寿所作的《咏史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人以晋公(可能指的是唐代的李德裕)为原型,赞扬他的治世之才和对国家的忠诚。首句“晋公早许济时才”表达了对晋公早年即展现的济世救时能力的肯定,而“少主恩缘数世来”则暗示了他与多位君主的深厚关系。

接下来,“跋扈强藩能驾驭”描绘了晋公在面对强大藩镇时展现出的驾驭能力,显示了他的政治手腕。“艰难天宪复昭回”进一步强调他在国家危难之际,力挽狂澜,恢复了法律的尊严。

“六年行意身何憾”表达了晋公在位期间虽历经艰辛,但无怨无悔,即使被贬偏远之地,也坚守信念。“万死投荒世可哀”则流露出对晋公遭遇的同情,认为他的付出并未得到应有的回报。

最后两句“莫诮平泉犹未达,我心陵谷尚难灰”,诗人劝诫人们不要嘲笑晋公的境遇尚未达到理想(平泉,可能指隐居之地),因为晋公的忠诚之心如山谷般深沉,不会因外在困境而改变。

整体来看,这首诗是对一位忠臣的深情赞颂,同时也寓含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

收录诗词(1192)

陈曾寿(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 字:仁先
  • 号:耐寂
  • 籍贯:湖北蕲水县(今浠水县)巴河陈家大岭
  • 生卒年:1878~1949

相关古诗词

失题

孤臣头白醉钧天,莲炬金杯照夜筵。

问答玉音犹在耳,凄迷春梦已如烟。

肆奸桧贼终遗臭,僭号昌奴岂自全。

二十年来家国事,伤心成就一胡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钟楼晚眺狮子峰

钟楼斜倚山一角,势成注坡千丈落。

其下诸峰尽培塿,划开天镜天如削。

新霜点树叠云锦,绝顶僧巢飞鸟托。

大笔天然斧劈皴,沉吟欲画知无因。

安得清湘瞎尊者,山门来作鸣钟人。

形式: 古风

白秋海棠

通明玉殿望沉沉,犹有孤花照夕阴。

风露可添惟素泪,胭脂难画是秋心。

云罗重叠衣成缟,月地凄迷院更深。

春睡几时惊梦断,不堪还续断肠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幽居

运水搬柴自给供,山中乐事少人逢。

偶先睡起鸟声静,独见开时花意浓。

云气难消当户嶂,龙姿最爱倚廊松。

年来真识幽居味,洗尽凡心夜半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