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斧斤戕不死,半藓半枯槎。
寂寞幽岩下,一枝三四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幽谷中枯木与鲜花并存的生动图景。"斧斤戕不死,半藓半枯槎"中的“斧斤”指的是树木遭受砍伐,“戕”则是劈开或挖掘的意思,这里暗示着自然界中生命力极强,即便经过风霜雨雪的摧残,依然能保存一丝生机。"半藓半枯槎"则形象地表达了树木部分被藤蔓缠绕,部分却已枯萎,呈现出一种生命与死亡并存的境况。
"寂寞幽岩下,一枝三四花"中的“寂寞”意味着静谧且带有一丝凄凉,“幽岩”则是深山中隐秘的岩石之处。这一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显冷清的山谷景象。而“一枝三四花”则是在这宁静中突显出生机与希望,可能是一种野花,即便在荒凉之地,也能开出几朵寥寥可数的小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枯木与鲜花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生命力顽强和生生不息的主题,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坚韧不拔、自在生长的一种赞美之情。
不详
北宋名臣,江州防御使马全义之子。自幼孤苦。宋太宗时,以荫补为供奉官,赐名知节。真宗时曾任枢密副使,官至彰德军留后、知贝州兼部署。天禧三年(1019年),去世,年六十五。获赠侍中,谥号“正惠”。有文集二十卷,今已佚。《全宋诗》、《全宋文》录有其作品
暂至朝真主,却思归旧峰。
只依三事布,唯有一枝筇。
月上当孤室,风生自古松。
阴功从此满,何处觅遗踪。
破敌将军晓入燕,满城和气接尧天。
油然叆叇三千里,洗尽尘氛二百年。
高阁登临暑气空,绿槐蝉噪咽清风。
我今到此须怀感,多少行人道路中。
黄屋匡扶事已非,遗黎空自泪沾衣。
众星耿耿沧溟底,恨不同归一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