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梓潼庙

士生一世果何事,道丧千年不得传。

富贵熏天随手尽,词华盖世为人妍。

直将了了圣贤质,只办区区文字缘。

神为斯人扶正学,试教梦者一醒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人生一世究为何事,千年道统未能流传。
权贵财富轻易散尽,华丽文采却受世人追捧。
他本有圣贤的资质,却只为文字之缘而活。
神明似乎在扶持此人学术,让他能唤醒梦中之人。

注释

士生一世:人生一世。
果何事:究为何事。
道丧千年:千年道统。
不得传:未能流传。
富贵:权贵财富。
熏天:轻易散尽。
词华:华丽文采。
为人妍:受世人追捧。
直将:本有。
了了:清晰明白。
圣贤质:圣贤的资质。
区区:微小。
文字缘:为文字之缘。
神为斯人:神明似乎。
扶正学:扶持学术。
试教:让。
梦者:梦中之人。
一醒然:醒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的《题梓潼庙》,主要表达了对士人生涯的沉思和对学术传承的感慨。首句“士生一世果何事”,以问句开篇,引发读者对于人生目标的反思,暗示士人的一生应有所追求,不应只为富贵荣华。接下来的“道丧千年不得传”暗指儒家之道在千年间逐渐式微,未能得到有效的传承。

“富贵熏天随手尽,词华盖世为人妍”两句,通过富贵与词华的描绘,揭示出世人往往过于追求表面的荣华,而忽视了内在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诗人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外在的富贵和华丽辞藻,而在于个人的德行和学问。

“直将了了圣贤质,只办区区文字缘”进一步强调,士人应当具备圣贤的品质,而非仅仅满足于文字技艺,这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期待。最后,“神为斯人扶正学,试教梦者一醒然”表达了诗人希望神明能引导人们回归正道,让沉迷于世俗之梦的人们能够从梦中醒来,重新认识到学术和道德的重要。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含了对士人责任的呼唤,以及对学术传承和道德修养的深刻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发性。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黎州安抚赵挽诗

不为软语混光尘,独把刚肠敌世纷。

读史功夫头没膝,疾时风论齿穿龈。

慈乌反哺终违志,断雁辞行不作群。

犹有宁馨传素业,为求佳传贲丘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燕孙节推

快着青冥软玉鞭,直骑騄耳踏云烟。

等閒礼乐三千字,酬答艰难十九年。

鼎甲声华今有继,政涂事业岂无传。

愿君更拓勋名地,重玩盈科放海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燕孙节推致语口号

身是书楼东眷孙,老仙况复种仙根。

高科恰是承先躅,盛事还应表里门。

堂上承颜情最乐,窗前草制梦犹存。

着鞭且向长安道,春色如今紫诏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燕新进士

已办书生场屋缘,枫宸入对字三千。

玉阶喜得方寸地,屋漏如临咫尺天。

学自孔颜期用世,道非尧舜莫陈前。

便听第一鸿胪唱,衣钵如余未足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