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刘郎中廷信所藏红梅三首(其二)

莫种西湖浅水滨,水清花艳各伤神。

春光不与花相妒,花到开时却妒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的作品,名为《延平刘郎中廷信所藏红梅三首(其二)》。诗中描绘了对西湖边浅水区红梅的细腻观察与情感投射。

首句“莫种西湖浅水滨”,以一种婉转的语气提出疑问,似乎在说不要在西湖的浅水边缘种植梅花。这句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意,引出下文对自然美景与情感的探讨。

“水清花艳各伤神”一句,将水的清澈与花的鲜艳并置,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两者之间微妙的关联与冲突。这里的“伤神”并非指身体上的不适,而是心灵上的触动与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和复杂情绪。

“春光不与花相妒,花到开时却妒春”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前半句“春光不与花相妒”强调了春天与花朵之间的和谐共存,春光并未因花朵的美丽而产生嫉妒之心,体现了自然界中不同生命形态间的平等与尊重。后半句“花到开时却妒春”则反转了视角,当花朵盛开之时,它们似乎对给予它们生长季节的春天产生了某种嫉妒,这种看似矛盾的情感表达,实际上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美好瞬间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法则的哲理洞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转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在诗中,自然界的景象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深处情感的投射和哲学的反思。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延平刘郎中廷信所藏红梅三首(其三)

玄都寂寞花无主,剑浦芳菲树亦香。

颜色似同风格异,刘郎非是旧刘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红梅

近水穿篱压众芳,檀心一点漏春光。

世情多厌冰霜面,故作东风冶艳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咏茶梅花

小院犹寒未暖时,海红花发昼迟迟。

半深半浅东风里,好似徐熙带雪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杏花落后分韵得归字

獭髓能医病颊肥,鸾胶无那片红飞。

残阳澹澹不肯下,流水溶溶何处归。

煮酒青林寒食过,明妆高烛赏心违。

写生正有徐熙在,汉苑招魂果是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