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师相公挽歌词二首(其二)

风流安石在东山,曾许从容妓乐间。

倾盖算来能几日,逝川东去不知还。

北邙原上寒云结,郑国门前晓月弯。

祖奠欲收宾御散,满衣零泪掩衰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末年至宋代初期的文人徐铉所作,悼念太师相公的挽歌之一。通过“风流安石在东山”这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逝者的怀念与追忆,仿佛将逝者比作东晋名士谢安,以其风流倜傥的形象,寓示逝者生前的风采与才华。

“曾许从容妓乐间”一句,描绘了逝者生前与佳丽共处的场景,暗示了他生前的生活情趣与社交活动,同时也透露出一种闲适与优雅的生活态度。

“倾盖算来能几日,逝川东去不知还。”这两句诗运用了“倾盖”和“逝川”的典故,前者比喻短暂的相遇或交往,后者则借用了《庄子·秋水》中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逝者离世的哀痛之情。

“北邙原上寒云结,郑国门前晓月弯。”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北邙原上的寒云和郑国门前的晓月,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氛围,象征着逝者已逝,留下的只有回忆与哀思。

“祖奠欲收宾御散,满衣零泪掩衰颜。”最后两句诗描述了为逝者举行的祭奠仪式,宾客们逐渐散去,主人则在满身泪水中掩饰着衰老的面容,表达出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悼,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逝者生前美好时光的追忆。

收录诗词(431)

徐铉(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江东谓之“韩徐”

  • 字:鼎臣
  • 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
  • 籍贯:广陵(今江苏扬州)
  • 生卒年:916年—991年

相关古诗词

送赞宁道人归浙中

故里夫差国,高名惠远师。

君恩从野逸,归棹逐凌澌。

旧访虽无念,牵怀亦有诗。

因行过秦望,为致李斯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和元少卿送越僧

尘机息尽一真僧,唯有林泉舍未能。

莲社故人今暂别,稽山旧隐与谁登。

时清岂觉前游改,道胜宁辞白发增。

遥羡高斋吟望处,孤云野鹤是亲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代书寄谈鍊师

朱山松桂翠连云,中有清虚小隐君。

密养丹砂存正气,静披琼蕴诵真文。

埙篪金石心常在,圭组烟霞路自分。

凭仗乡人传尺素,山前惊起白羊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送郑先辈及第西归

春晚缑山路,华光满翠微。

怜君持郤桂,归去著莱衣。

故国几人在,浮生万事非。

唯当拭病眼,看子九霄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