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亭.九日排闷

北雁横斜,似水晴空,无限萧萧意。

深巷闭门,懒去登高,那问几人曾醉。

红叶青山,正渲染、苍凉天气。何事。

只辜负秋光,淡然如此。

记得去岁城南,傍野径疏篱,乱穿浓翠。

女儿景物,羁客心情,添得一番悲喜。

便上层楼,望不到、故园千里。千里。

有多少、荒烟败垒。

形式: 词牌: 燕山亭

鉴赏

这首《燕山亭·九日排闷》由清代词人曹贞吉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萧瑟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开篇“北雁横斜,似水晴空,无限萧萧意”,以北雁南飞、晴空如水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辽远而寂寥的氛围,暗示着季节的更迭和时光的流逝。接着,“深巷闭门,懒去登高,那问几人曾醉”几句,通过描写闭门独处、不愿登山的场景,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逃避现实的情绪。

“红叶青山,正渲染、苍凉天气”两句,以红叶映衬青山,进一步强化了秋天的凄美与哀愁。接下来,“何事。只辜负秋光,淡然如此”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美景被忽视的感慨,以及面对自然美景时内心的淡然与无奈。

回忆起去年城南,诗人“傍野径疏篱,乱穿浓翠”,在野径间穿行,感受着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但如今却增添了一分羁旅之苦与离愁别绪。“女儿景物,羁客心情,添得一番悲喜”一句,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相融合,展现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变化。

最后,“便上层楼,望不到、故园千里”表达了诗人渴望远眺故乡的心情,但又因距离遥远而无法实现,流露出深深的思乡之情。“千里。有多少、荒烟败垒”则以辽阔的视野,描绘出一片荒凉的景象,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秋日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曹贞吉对于自然、时间、空间以及个人命运的思考与感悟,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和哲学意味。

收录诗词(244)

曹贞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升阶、迪清。曹申吉之兄。康熙三年进士,官至礼部郎中,以疾辞湖广学政,归里卒。嗜书,工诗文,与嘉善诗人曹尔堪并称为“南北二曹”,词尤有名,被誉为清初词坛上“最为大雅”的词家

  • 字:升六
  • 号:实庵
  • 籍贯:安丘县城东关(今属山东省)
  • 生卒年:1634~1698

相关古诗词

孤鸾.送陆荩思归武林,时新有悼亡之戚

新秋天气,正河鼓星高,牵牛花媚。

禾黍西风,驴背一鞭遥指。

有人巢青阁上,倚危栏、望穷烟水。

那识猿啼鹃唱,早断魂千里。忆去年、瓜果闲庭里。

看儿女灯前,乞巧欢意。萤火斜飞处,乍夜凉于洗。

而今归来索寞,最无聊、黄昏窗底。

鸾镜轻尘莫扫,剩盈盈清泪。

形式: 词牌: 孤鸾

双双燕.见燕子营巢有感

旧年社日,向聚燕台边,送君归去。

杏花开罢,迟日园林春暮。又栩栩梁间住。

听一片、呢喃相诉。不嫌僦舍荒凉,来伴京尘凄楚。

柳絮。池塘何处。看玉剪交飞,乱冲花雨。

主人谢客,辛苦旧巢将护。莫待新雏成羽。

更去傍、红楼朱户。且自掠水衔泥,睡足一庭香雾。

形式: 词牌: 双双燕

双双燕.咏镜中美人影和沈凤于

一鸿秋水,谁移向深闺,偷近蛾绿。

空明不定,绰约伴人幽独。临就崔徽别幅。

又浅笑、轻颦相瞩。何人解识倾城,自赏容辉金屋。

掠削云鬟妆束。问就里芳心,可同千曲。

离魂初觉,娇晕枕痕红足。小阁朝来新沐。

瞥收却、巫峰六六。怕是清冷圆冰,一掷黄金难赎。

形式: 词牌: 双双燕

金菊对芙蓉.和锡鬯蟂几吊孙夫人

蜀国夫人,孙郎小妹,腰间龙雀刀环。

叹东南人物,弱女登坛。

锦帆摇曳江如练,望瞿塘、道路漫漫。

永安龙去,蚕丛梦杳,红粉凋残。灵泽遗庙江干。

有云车风马,雾鬓烟鬟。怅西风白帝,鸾驭难还。

千寻铁锁销沉后,家何在、两地悲酸。

千帆落照,渔歌唱晚,露白枫丹。

形式: 词牌: 金菊对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