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东坡送仲天贶王元直六言韵五首(其一)

仲子霣霜杀草,风流无地寄言。

王君攀鳞附翼,礼义端能不骞。

形式: 六言诗

翻译

仲秋时节霜降草枯,风流之事无处寄托话语。
王公欲攀龙附凤,礼仪之道怎能不坚定。

注释

仲子:指秋季的中间月份,即农历八月。
霣霜:秋天的霜降,表示天气转冷。
杀草:霜冻使草木凋零。
风流:指才情出众或风雅之事,也含放荡不羁之意。
无地:没有地方,此处指找不到合适之处。
寄言:寄托言语,表达心意。
王君:尊称,对王公贵族的尊称。
攀鳞附翼:比喻攀附权贵,寻求仕途升迁。
礼义:指社会的礼仪和道德规范。
端能:确实能够,表肯定语气。
不骞:不衰落,不屈服,保持坚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和东坡送仲天贶王元直六言韵五首(其一)》。诗中,"仲子霣霜杀草"描绘了一个寒冷季节,仲子(可能是诗中的人物)带来的严霜使草木凋零,象征着环境的严峻或人生的挫折。"风流无地寄言"则表达了在这样的环境下,想要找到一个可以寄托情感或表达风雅之志的地方变得困难。

"王君攀鳞附翼"中的"王君"可能指的是王元直,他被比喻为攀附龙鳞或鸟羽,试图寻求支持和提升,形象生动。"攀鳞附翼"常用来形容人积极进取,希望得到助力。"礼义端能不骞"则是说,在遵循礼仪道义的过程中,即使面临困境,也要保持其尊严和正直,不会因此而气馁或动摇。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比喻,寓含了对困境中朋友的鼓励和支持,以及对坚守礼义的赞美。黄庭坚的诗歌风格多变,此诗体现了其深沉而富有哲理的特点。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咏子舟小山丛竹

病竹犹能冠丛,夏篁解箨匆匆。

细草因依岑寂,小山紫翠嵌空。

形式: 六言诗 押[东]韵

荆南签判向和卿用予六言见惠次韵奉酬四首(其四)

觅句真成小技,知音定须绝弦。

景公有马千驷,伯夷垂名万年。

形式: 六言诗 押[先]韵

荆南签判向和卿用予六言见惠次韵奉酬四首(其三)

覆却万方无准,安排一字有神。

更能识诗家病,方是我眼中人。

形式: 六言诗 押[真]韵

荆南签判向和卿用予六言见惠次韵奉酬四首(其二)

向侯赋我菁莪,何敢当不类歌。

顾我乃山林士,看君取将相科。

形式: 六言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