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其二)

南风满脩竹,两贤凛如生。

残僧具汤饼,茗碗寒泉清。

归来涉城市,货殖何纵横。

溪明漾长桥,履此复畅情。

喧寂等一境,人世不足惊。

北窗卧微凉,神思才清平。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韩淲在茶山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句“南风满脩竹”,以南风轻拂茂密的竹林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接着,“两贤凛如生”一句,既赞美了竹子的挺拔坚韧,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高尚品质,仿佛两位贤者在风中屹立,令人肃然起敬。

“残僧具汤饼,茗碗寒泉清”两句,描绘了僧侣为诗人准备的热腾腾的面食和清冽的茶水,体现了待客之礼的周到与细致,同时也暗示了禅宗文化中的茶道精神,即通过品茶来净化心灵,寻求内心的平静。

“归来涉城市,货殖何纵横”则从静谧的山间回到喧嚣的城市,对比之下,城市的繁华与忙碌显得更加突兀,而诗人的心却依旧保持着那份宁静与淡泊。

“溪明漾长桥,履此复畅情”写出了诗人漫步于清澈溪流旁的长桥之上,心情得到了释放与舒展,仿佛所有的烦恼都随着流水远去。

“喧寂等一境,人世不足惊”表达了诗人对世间喧嚣与寂静的超脱态度,认为两者并无本质区别,不必为外界的纷扰所动。

最后,“北窗卧微凉,神思才清平”描绘了诗人独坐北窗之下,享受着微风带来的清凉,思绪也随之变得清明平和,达到了心灵的最高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自我修养的独特见解,充满了哲理意味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2817)

韩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字:仲止
  • 号:涧泉
  • 生卒年:biāo)(1159—1224

相关古诗词

同尹一游茶山齐贤继来

蒸雨隘闾巷,茶山午风清。

同吟方斋人,禅老相送迎。

隔城带湖光,更约畅叙情。

轻云转雷晚,静定天宇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东南一峰松雪明朗舍前甚可眺

夜严风色冽,开门恍奇绝。

谁将连日雨,幻此琼玉屑。

林深竹初折,涧浅冰复结。

望久忽烟销,山明见松雪。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四月十一日灵岩

陟径得遐瞩,濯泉惬幽寻。

禅窗坐来久,聊以娱客心。

平田绿未整,湖色收晚阴。

回桡缱绻馀,翔禽亦遗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午日赵钤辖同坐溪旁望灵山云气次韵

尘俗自尘俗,幽奇自幽奇。

竞渡殊污人,正尔无所之。

城隅白云堆,涌出灵山诗。

不可磨灭者,天欲铸伟辞。

是大有佳趣,岂问庾元规。

举扇勿障风,吾与子同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