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简吴顼儒

空房生秋烟,明月来窥我。

西风闪孤檠,人影右忽生。

落叶卷我心,飞向秋江堕。

秋江浮萍死,秋水贵于金。

天吴走阴谷,鲛客潜青林。

尽拘苍生泪,不成三日霖。

寒云锁孤蟾,野黑南山泣。

白骨照幽泉,秋坟鬼声涩。

遥知芦中人,掩卷三叹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孙原湘的《秋夜简吴顼儒》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凄凉景象。首句“空房生秋烟”以空荡的房间和袅袅升起的秋烟,渲染出一种寂寥的氛围。接着,“明月来窥我”运用拟人手法,写月光如窥探者般洒落,增加了孤独感。

“西风闪孤檠,人影右忽生”通过西风吹动孤灯,映照出摇曳的人影,进一步强化了独处的孤寂。诗人的心被落叶卷起,飘向秋江,“落叶卷我心,飞向秋江堕”,寓言式地表达了内心的哀愁与失落。

“秋江浮萍死,秋水贵于金”借景抒情,以浮萍的枯萎象征生命的无常,而秋水的珍贵则暗示世事艰难。“天吴走阴谷,鲛客潜青林”引入神话元素,天吴和鲛客的意象增添了神秘感,同时也寓含了对命运多舛的感慨。

“尽拘苍生泪,不成三日霖”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希望苍生的泪水能化为甘霖,却无法实现。结尾两句“寒云锁孤蟾,野黑南山泣”描绘了夜色的阴沉,以及对亡者的哀思,“白骨照幽泉,秋坟鬼声涩”更是渲染了墓地的阴冷与凄凉。

最后,诗人遥想芦苇中的隐士,自己也忍不住掩卷叹息,流露出对友人的关切和对自己境遇的共鸣。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秋夜的深刻感受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收录诗词(782)

孙原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 字:子潇
  • 籍贯:昭文(今江苏常熟)
  • 生卒年:1760 ~1829

相关古诗词

冬日由昭明台取径登辛峰亭观落日(其一)

出门见飞鸟,岁晚吾独间。

白云先我心,摇曳苍林间。

古台木叶落,苍然见寒山。

高处望不极,努力穷跻攀。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冬日由昭明台取径登辛峰亭观落日(其二)

我游此山巅,兴落山外山。

岂知秀绝处,只在城市间。

凭高览全邑,屋密树尽删。

孤云飞出城,不敢敌人烟。

吁嗟殷庶风,此后几百年。

形式: 古风

冬日由昭明台取径登辛峰亭观落日(其三)

远眺殊未已,前山已落日。

偏于欲落时,其势犹似出。

残霞明半天,并作暮云黑。

云中珊瑚盘,反弄黄金色。

人坐松林中,愈觉苍翠逼。

浩歌归去来,此意无人识。

形式: 古风

燕子矶望江

石壁翻江势动摇,荻花芦叶正萧萧。

青山有意摹三凫,白浪无情送六朝。

帆影不分京口树,钟声如答海门潮。

雄心慢击中流楫,且看鱼龙出没骄。

形式: 古风 押[萧]韵